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铭 《经营管理者》2015,(7):184-185
文章首先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内涵,接着选取国电红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为切入点,研究了如何利用平衡计分卡理论寻找企业经营差异,以期建立和推行科学合理的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62.
汉魏时期氐族的分布、迁徒及其社会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它来源于商周时期西北的寺洼文化居民,形成于战国。汉魏之际,氐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魏略·西戎传》对氐族有一段专门的记载,就是一个标志。此期间,氐族十分活跃,迁徒频繁。十六国时,氐族先后建立过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对当时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南北朝以后,他逐渐与汉、羌等民族融合,已不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63.
600MW汽轮机出现轴承振动异常,通过现场原因查找分析,确认原因为轴承负载偏低造成的油膜振荡,通过简易液压装置现场测量调整轴承负载,增加轴承负载值,轴承振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64.
在敦煌出土吐蕃历史文书和藏文古籍文献中,松域(Sum—yul)多有出现,至于其地理位置,则长期未予考订。可以认为,曾由末氏和朗氏家族统治的松域,是指从今青海省黄河南岸的色末一直延伸到四川小金川一带的地区,而与藏文古籍文献所指的位于今拉萨以北的松茹(Sum—ru)以及汉文古籍记载的苏毗的地理位置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5.
杨铭 《西藏研究》2008,108(2):5-14
7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吐蕃进入西域、河西走廊,与唐朝争夺安西四镇、敦煌等地,其间在进出南疆、河西乃远至中亚地区之际,与粟特人有了密切接触,甚至鄯善、敦煌等地的粟特移民一度成为吐蕃治下的属民.此外,吐蕃与粟特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亦有广泛的交流,对两族各自的社会经济进步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企业逐步投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但数字技术能否赋能企业创新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尚不明晰。文章引入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变量,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模型,选取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人力资本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倒U型中介作用;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影响在东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国有及民营企业中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7.
"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探讨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的关系及民族博物馆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由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日-18日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向来宾们简要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加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与民族博物馆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国家民委政法司毛公宁司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68.
巴子五姓晋南结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多数学者认为,(世本)所载的五姓结盟、推巴氏务相为廪君的事件,发生在今鄂西的清江流域,时代约在春秋或战国后期。本文认为:王姓结盟并非在鄂西,而是在今晋南的涑水流域,廪君活动的时代是在商代中后期。首先,文章例举出晋南历史地名历(离)山、临猗(夷)、盐水、女盐泽、五姓湖等,分别与(世本)所载五姓结盟处的武落钟离山、夷水、夷城、盐阳等相对应。其次,从历史文献考察,文章考证了卜辞中的“巴方”地望在晋南。再次,通过检索姓氏之书,从诸姓考察可以看出,大约在商代中后期,巴、樊、相、郑、谭(郊)五姓曾共居晋南,此即五姓结盟的时空定界。  相似文献   
69.
8~16世纪阿拉伯波斯文献中的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16世纪阿拉伯波斯文献中的西藏●杨铭公元七世纪初,吐蕃(藏族前身)赞普松赞干布降服青藏高原上各部落后,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创制文字,建立军政制度,颁行法律,其政权日臻强盛。八世纪中叶,墀松德赞为赞普,吐蕃发展到鼎盛阶段,统辖范围包括唐朝的河西...  相似文献   
70.
公元七世纪初,今西藏高原上的吐蕃强盛起来后,迅速向东北方向发展。七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征服了驻牧于今青海、甘肃、四川西北一带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等族,占据了今青海省境内黄河以南、青海湖以西等地区;与此同时,吐蕃又进军西域,联合西突厥与唐朝争夺安西四镇。由于唐朝当时处于强盛时期,又采取了积极防御,伺机进攻的战略,吐蕃对唐朝河、陇地区的进攻没有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