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改造工程的不断发展,各地的房屋拆迁管理俨然已经成为了最为棘手的事情,而这项工作本身又是一项对于程序和规范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房屋拆迁的目的是为了造福地方,而要想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在进行拆迁管理时就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使得房屋拆迁的工作更为法制化、合理化,得民心、合民意,这也是对于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对建设工程中的房屋拆迁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2.
杨霞 《决策探索》2007,(15):24-2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首次将社会问题纳入决策讨论,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正日益深入人心。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动物保护概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探讨了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公选课《动物保护概论》的必要性,并从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效果评价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进行有效评价,首先从学科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和社会效应四个维度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然后利用网络分析法并通过SuperDecisions软件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进行了分配,所建指标体系可为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工具,也可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量化依据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05.
生产形式发展的一般进程的理论,是马克思人类历史进程这个完整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发展三形态”的讨论,实际上已经涉及到这个理论。但是,不论就这个理论的科学涵义来说,还是就这个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来说,都有待于作出进一步的讨论。拙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崛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奇迹。前者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村经济向着具有生机的社会化生产方向推进的启动点。它将长期存在,并将在农村生产社会化的过程中焕发出“细胞”形态的全部活力,后者在我国广大农村迅速崛起。则堪称农村生产社会化的可靠支柱。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在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责任制向联合制的演进,并根据农村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7.
该文设计了高校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校研究所为实例进行了定量统计和绩效评价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8.
中共文书档案史是以中共文书档案及其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为代表,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不仅编出《中共文书档案工作简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编纂公布了大量史料文献,而且发表了一批专题论文,但也存在一些缺憾。未来应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论和方法层面、学科建设视域加以深化和拓展,构建“中共文书档案史”的学科体系,大力推进这门新兴学科的创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清末民初的“中国意识”与文学中的“国家想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文学中的"国家想像"书写与"中国意识"推动下的民族国家建设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国家想像"在清末民初文学书写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文学中"国家想像"书写的内驱力和基本语境等问题,来展开对清末民初文学特质及其文学史意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滇西抗战档案的收集整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总体上呈现出阶段性、地域性、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在编纂开发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和多种成果,使大量零散档案史料实现集成化和专题化。但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乏全面系统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开放公布、资源共享还做得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从档案部门来说,急需与相关各方形成合力,扎实收集整理等基础性工作,抓紧开展口述档案采集整理工作,做好编纂公布等开发利用工作,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术队伍,推动“基础工程”和 “应用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