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改革20年来,权力与体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既为政治发展提供空间,又向其提出挑战,构成了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虽然权力关系的变化和调整促进了体制变革,但同时必须在战略上以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对变化了的权力关系加以规范,实现权力关系的制度化。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而这就是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的取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22.
<正>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政治发展应能自觉地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政治资源。历史实践证明,如果政治无法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那经济发展对政治  相似文献   
23.
您是中国恢复政治学学科后第一届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首先请您谈谈:您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以及您是如何在这个专业学科领域里学习和成长的。  我是1981年考上大学的,按照我当时的成绩,我可以选择更热门的专业。在我填的志愿中,第一个志愿是政治经济学,第二个志愿就是政治学。当时之所以这样填,并不是因为我对政治学有所了解,而是因为我一心想进复旦大学。实际上当时的人们对政治学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不仅不了解,而且还有一些恐惧。这与“文革”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有关。我当时虽有良好的高考成绩,但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4.
创造治理:民间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政府的使命在于创造治理,促进发展。作为发展的推动者,政府唯有不断地革故鼎新才能应对一个超大社会急剧变革的需求和挑战。新中国建立以后,基于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段、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其他约束条件,中国政府的职能轴心进行了三次转移,职能形态经历了两次转换,形成了不同的政府建设取向,即以政治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社会职能向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政治与社会职能转换,取向于经济建设型政府;以经济职能为轴心整合政治与社会职能向以社会职能为轴心整合经济与政治职能转换,取向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新时期,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之根本,不仅在于完善自身,更在于结合市场与社会,创造一个有机和有效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国家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民间组织的成长是现代社会发育的重要体现,它与政府转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基于此,政府应该把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造新型的公共事物的治理结构与治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5.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西方国家这种中央与地方关系学的发展与变化,是与它们所处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西方国家现代形式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是集中权利,加强控制和扩大合作,平衡矛盾。  相似文献   
26.
在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重要讲话的指引下,我国的行政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这场改革是在我国社会发展处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开展的,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回顾这十多年来的行政改革,我认为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权力。由于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传统行政体制各种弊端的总根源,所以调整和改  相似文献   
27.
公民协商与中国基层民主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扩大基层民主是国家与社会的共同需求,但各自的出发点略有差异。基层民主发展要在划定的空间中同时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关键在于深化基层民主,其核心就是扩大基层民主的自治性和参与性,即让公民能够在这个空间以及这个空间所形成的民主舞台上充分行使其民主的权利,实现当家作主。基层民主运行的主体是公民,以公民为主体而展开的公民协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态。公民协商在中国已呈现出四种形态:决策性公民协商;听证性公民协商;咨询性公民协商;协调性公民协商。但从整体上讲,中国的公民协商还不成熟,还需要更大的发展。在中国发展公民协商的关键,就是要把发展公民协商与基层民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其成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战略任务。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协调党社关系,深化基层自治;整合基层民主、规范民主运行;建设公议体系,培育公民协商。  相似文献   
28.
人是社会动物,人在社会中的自由离不开秩序。为了社会秩序,人们建立国家。国家的使命是保证人的自由。这决定了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把民主制看作是类概念的国家制度,认为它不是建构出来的,是国家制度本身的自我规定。但是,在国家形式范围内的国家制度,即作为某种具体形式而存在的国家制度,则是人们建构起来的。民主建构的政治逻辑表明,民主制是人们普遍的追求,但应该以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形式呈现出来,则取决于具体国家与社会的现实条件和发展可能,没有定规,更没有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29.
中国反腐败体系的构建及其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中国政治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反腐败体系的构建.考察与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共中央2005年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2008年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两个文本.在我的考察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要构建一个预防与惩治腐败的体系,没有这样一个体系的存在,政治体系就不会持久地存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