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众传媒上密集出现的各种女性形象,或明或暗地传达了强弱不一的性别意识。而"碎片化"是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重要特征。由于"碎片化"传播现实的存在,大众传媒上出现过的女性角色,常常显得变形与夸张,结果是扭曲了女性的真实情况。本文以近年来的"金庸小说"、"选美"、"超级女声"、"快女快男"等几种媒体热点事件作为分析对象,旨在考察作为男性意识的新权力网络——大众传媒是如何来制造与操控女性的社会角色的。  相似文献   
12.
[提要]学习借鉴美国慕课发展先进经验推动民族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性发展很有必要。本研究在对美国慕课发展趋势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彝族传统文化慕课的发展为切入点,对部分民族高校及大学生在彝族文化慕课方面的感知程度与学习意愿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进而对互联网时代彝族传统文化慕课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路径加以思考:从其具有的基本规律与特殊规律出发,探索彝族文化慕课发展与普通慕课发展的同与异;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彝族文化教学资源进行清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彝族文化慕课发展规划;提升彝族文化专家的数字化意识,推动彝族文化慕课的市场化运作,以此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慕课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彝族文化网站是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的结合,是全方位地保存、传播、延续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论文考察了彝族文化网站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新媒介赋权与彝族文化网络传播的第一层面,即部分具有强烈民族主体意识与行动能力的彝族知识分子,自主运用网站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态来开辟彝族文化传播的网络空间。第二层面,彝族文化的网络传播要从"关门传播"转变为"面向主流的传播",逐渐发挥与主流社会对话的"桥梁"功能。只有这样,彝族文化网站才能通过与主流文化的互动交流,开拓族群认同的网络公共空间,进而彰显出彝族文化网络传播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14.
治愈系植物景观 1992年,Gesler解释治愈性景观(Therapeutic Landscape)的定义,指出景观(Landscape)不仅是物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也包含自然、风景环境、场所及地理本身的含义.治愈一词可理解为治疗,也包含对人精神、心灵的关怀.身体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然而很多人的身体处...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社会中,民族地区农民要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变被动为主动,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媒介素养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构建:建议以政府牵头,以制度为支撑,推进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6.
通过笔者主持的少数民族农村信息传播与农民媒介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后,有以下发现:电视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农民思想观念的第二大因素,其它大众媒介对农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少数民族农民对大众媒介内容的认识处于"模糊化"状态,媒介素养在少数民族农村严重缺位.  相似文献   
17.
摘要:首先界定了知识性员工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掌握和运用符号与概念的人;分析了知识员工的主要特点:一是工作成果难以衡量;二是工作过程难以监控;三是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四是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薪酬激励制度,完善薪酬体系;为知识型员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创建并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福利体系。探讨了如何更新传统的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方式,发挥其在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现行写作课教学体系误区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课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现行教学体系存在的一些误区 ,使得写作教学事倍功半 ,甚至于脱离实际。针对这些误区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林晓华  邱艳萍 《民族学刊》2023,(5):91-95+1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战略布局中,舆论引导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智能媒体时代涉及民族因素的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的学理特征、舆论引导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文章分析了智媒时代民族舆情发展的“新媒体化”特征,指出其主要体现在网民数量庞大且多元化、新媒体与新技术成为民族舆情发展的主要平台与重要推手、民族舆情呈现出明显的“涟漪效应”与群体极化现象等。妥善处置民族舆情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应从明确民族舆情治理的战略定位、构建全媒体民族舆情监测系统、掌握新媒体话语权诸方面入手,推动国家安全制度建设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以调研项目“当前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特点”所得数据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主要发现:一般状况下,传统主流媒体是民族地区居民主要信息来源,具有较高公信力。但是,在有重大突发事件时期,少数民族对网络、手机信息的信任度较高。由此,在不同状态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了主流媒体位置的“角色互换”。文章对传统主流媒体产生重要影响的几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升民族地区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