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简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得与失柏文猛新时期报告文学繁荣之景观:题材和表现视角的开放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开始从封闭中解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开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在急剧变革的年代里,作家内在的诸种观念也发生着全新的变化。由于...  相似文献   
22.
诗思与心灵的交溶──柯岩研究之九柏文猛在柯岩的报告文学中,回荡着我们民族的苦难与呻吟,更多的是对真理的呼唤与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与理想,对美好生活的炽热的感情与沤歌。她从写孩子的世界转到写成人的世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她鲜明的艺术个性,体味到她是怎样在报...  相似文献   
23.
论新时期文学中的消极生命意识柏文猛引言当人道主义的呼唤在新时期文学的浪潮中轰响之后,消极的生命意识和颓废的价值观也就悄然的作为一支分流汇融在这一大潮中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生命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意识。生命意识的自觉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文明意识之一,...  相似文献   
24.
“任何范围广阔的理论都意味着一种世界观,……任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看法的科学的重大发展都是自然科学……”——冯·贝塔朗菲《机器人,人和头脑》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空间距离感大大的缩小了,社会生产的高度综合使得各学科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它们更多地选择了邻近学科作为自身的“参照系统”,一股“从自然学科奔向社会学科的潮流”(列宁语)正汹涌而来。置身在  相似文献   
25.
<正> “粉碎‘四人帮’后,也不知为什么,我变得爱哭了。而且发现,不光是我,好象大家都如此……,我想,这是因为‘四人帮’统治时期,愤怒和仇恨窒息了我们的泪泉,那时我们爱着、恨着、斗争着、睁大眼睛看着,把眼泪都攒在了心里,流在了肚里……”①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那一段血和泪的历史。经过十年内乱的作家们,有的被吞没,有的萎黄了,而更多更多的战士,却不顾身心的累累伤痕,用自己的心“开拓自己的生活,唱看苦痛和愉悦之歌”。②柯岩属于后者。当她用明丽热烈的灵魂之火把奔突着的诗情点燃的时候,她也同时就象暴风雨后的彩虹,以那横贯长空的气魄、朴素绚丽的色彩,为人们所瞩目。  相似文献   
26.
结构是作品内容的艺术体现。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只有凭借艺术结构才能使作品定型化、物质化,让作品从作家心灵世界的胚胎演变为客观世界的实体。按照亚里士多德关于戏剧结构的学说,一部成功的作品,应该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它的“任何一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本文试就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的内部结构、外部形式等方面的艺术处理,谈谈笔者的浅见。  相似文献   
27.
记得最初接触到周梅森的名字是因为读了他的《沉沦的土地》,他以苍凉遒劲的笔调表现出的那种对历史的如痴如狂的偏嗜,那种粗野旺盛的生命形态,那种漫游于整个作品的历史的悲剧精神,均唤起了读者生命中某些潜在的激流。及至长篇小说《黑坟》和系列中篇《军歌》《国觞》等问世,广大读者以至整个文学界,便不能不承认,周梅森在一个一般青年作家很少也很难问津的历史题材领域里专注地开掘着,他那匆促勾勒出来的长长的画卷,在我们久受困囿的视野里投入一注犷悍的巨影,呈现出一种恢宏的气度,显示了年青作家创作  相似文献   
28.
美的创造者──柯岩研究之十柏文猛在我们许许多多读者的心目中,柯岩首先是人们尊敬和喜爱的老师,然后才是一位作家。四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血汗浇灌着祖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用自己的心去捕捉和采撷现实生活的甘美,用自己的作品滋润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