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0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96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176篇 |
社会学 | 15篇 |
统计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一国两制"构想实现了大陆社会主义与港澳资本主义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一个主权国家,只能存在一种国体,即只能由一个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联合其它阶级来实现自己的专政.而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认为,用"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是国家主权的统一,而不是两种制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42.
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思想观点归之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阶段,否定其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连续性,由此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神话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学界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历史情况和现状,特别是针对董学文等在最近批评实践存在论过程中,在涉及《手稿》评价的原则问题上又体现出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观点进行了辨析,用大量文献和事实证明了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神话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是指普遍的、一般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承认人有普遍的、一般的本质,即共同人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考察文学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种视角,而且是更加贴近文学艺术自身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当代文艺学建设,就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学艺术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眼点,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学艺术的最终目标.首先,应当从马克思实践存在论的高度,认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的文学艺术;其次,文学作为人学,其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想象性和情感性的对象化和确证;最后,文学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审美、认识、教育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实践"范畴的再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李泽厚先生关于"实践"的解释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实践不等于物质生产劳动.西方实践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率先把生产规定为"目的在产品"的制作,把实践称为"本身即是目的"的政治、道德行为.康德把生产置于现象界,称之为"遵循自然概念"的技术性实践;而把实践置于本体领域,称之为"遵循自由概念"的道德实践.黑格尔也突破单从生产理解实践的局限性,把实践看作人在事物和环境刻上自己内心生活印记、使事物和环境变成人类"家园"的自由的对象化活动.这些,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形成产生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为我们准确、全面、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提供了思想前提.马克思在继承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实践范畴作了革命性的改造.他把实践确定为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总根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最高本质;并且从人与世界的客观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客观关系入手,建立了统一的实践概念,即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内涵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方式,其表现形态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变革社会政治道德制度的革命实践,还包括感性个体的生存活动,即广大的人生实践.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同于物质生产,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超越把实践单纯理解为物质生产的狭隘观念,在物质生产、革命实践和个体生存实践的总体关联着眼,才能真正寻找到审美活动的根基. 相似文献
45.
柴建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87-88
高校扩招、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的冲击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等 ,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此 ,应该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 ,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把握好发展党员的质与量的关系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促使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6.
柴惠公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1)
劳动具有辛苦性、不自由性,有的还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劳动与娱乐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即便是遥远的未来社会,劳动与娱乐的差别也不会消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未来社会的按需分配将达到较高层次,在整个社会分配中的比例将大幅提升.但是,在未来社会,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由于人的欲望的无穷与资源的有限之间的矛盾难以消除,由于生存、发展的竞争始终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由于各人的认识不同,在处理自身利益与他人及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未来社会将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法律制度.未来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的更加合理、完善上面. 相似文献
47.
朱立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文学是人学。自从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喊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他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之后,表现人的命运,刻划人的个性,剖视人的灵魂,日益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任务。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本质的发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至今还远远没有完成。十九世纪以来,与探索人的本质,评估人的价值,抬高人的地位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不断再生相呼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勃兴以及它们同人道主义思潮的合流,现实主义对反人道的现实的批判和浪漫主义对人道主义理想的歌颂,共同表现人类通过文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的现代主义潮流,以各种变形或变态的、乃至荒谬的形式暴露人的本性的扭曲和异化,同样曲折地反映 相似文献
48.
作家的世界观与其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个极其重要,也是个极其复杂的文艺理论问题,它涉及世界观的各种观点与创作的关系。不弄清这个重要而复杂的理论问题,便无法理解中外文学史的许多问题,尤其无法理解中外古典作家与其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因其重要,所以被中外众多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所重视。但作家的世界观与其创作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苏联到东欧, 相似文献
49.
50.
怎样看待八十年代的“西学热”朱立元关于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问题,近年来似乎又一次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若冷静客观地审视一下8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状况,那么,应当承认,这种对话并非十分对等(注意:是"对等",而不是"平等"),即从总体上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