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生态文化热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学术界关注的生态文化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1)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发展趋势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与发展,它要求从人与自然的本然性联系出发,规范人的认识、实践活动。(2)价值主体问题。人作为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发展的产物,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自然;生物、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自然目的性,是潜在的价值主体。(3)人的主体性问题。在批判继承近现代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文化主体性思想,强调人作为主体,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文章从主体意识、行为方式、主体活动过程几方面具体论述了生态主体性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22.
<正> 关于艺术的本性或本质,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给它下个实体性的定义,客观论和表现论就是这种实体性定义的两极。这两极理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至今也没有偃旗息鼓。我国目前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也正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的。在这当中有时也出现企图从两极之间寻求结合点的主客观统一派。但因主客观统一的艺术观试图“中和”的是两种相反的实体性概念,所以它很难找到自己的坐标系。于是它最终不得不偏向客观论一极或偏向主观论一极。  相似文献   
23.
论生态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关系存在论基础上的文化,是一种系统的、有机的、整体性的,以和谐共生为价值基础的致力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动态的、一体化的、具有创生性的基础上,致力于自然生态失衡和社会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实现对人与自然的双重拯救。  相似文献   
24.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态环境美学与生态文艺美学之中。由此,便形成了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包括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主体论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及生态文艺学的梯形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25.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经济模式,应用于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与管理将改变传统理念模式,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形成水的健康循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属于世界水资源危机区的山东省,根据"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试点体系。文章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以工农业用水为中心,系统阐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成效。  相似文献   
26.
文章立足于资源代换理论,解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想。文章从一般意义上阐述了资源代换的本质内涵;从具体内容上阐发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代换。从而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转变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在特定范围和程度上代换自然资源、体力劳动以及物质资本发展经济,实现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新型工业经济的转化,及其这种转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  相似文献   
27.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大文化模式。首先,神性文化模式,它以农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幼稚与蒙昧,人对自然、社会的依赖,及理智、价值、情感的混融合一;其次,机械文化模式,以工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进步与扩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及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与分裂,体现了文明进步的必然性,同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人类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化模式,以系统、生态存在论为基本思维范式,确认人类肉身存在的脆弱与局限,正确定位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表现为科学的反思与成熟,人与自然、社会的相异相依,理智、价值、情感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使自然与文化达到更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8.
所谓精神劳动 ,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和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为主要目的 ,以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为职能 ,通过主体的智力和非智力能力的发挥 ,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 ,从而获得精神财富和特定物质财富的社会性劳动。从这样的定义看精神劳动的价值 ,就会看到它的主要价值是一种精神观念性的价值 ,或者对价值主体来说的精神的价值。但精神劳动是不能被完全量化的 ,谁能计算出牛顿创立的古典力学理论的经济价值 ?就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也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经济规律 ,把所有的精神文化产品统统市场化 ,按照商品价值标准衡量整个精神劳动及其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化密切相关,精神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社会生产力中精神文化含量的高低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含量是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尺度;社会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首先要进行文化形态的转型.  相似文献   
30.
生态文化存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存在论。生态文化将存在理解为人—社会—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从存在特性看,人、社会、自然是一种内在关联的具有共同存在特性的存在;从存在方式看,自然—社会—人复合生态系统的存在是一种以社会为中介的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共在”的存在;从存在的状态看,它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存在基础的人、社会、自然共生共荣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