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在中西哲学的同与异两方面往往走向极端。近读尚志英先生《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下简称尚文)一文,颇受启发,但对该文所持“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世界本体时从未将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分离开来,从未在本体上提出何者第一的问题,因此,在中国哲学史上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甚至“西方近代以前的古希腊和中世纪”也“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劳动本体论是贯穿于《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论述都是从此出发的。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思想资料上无疑是受到了黑格尔的形响,但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研究。正是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财富源泉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之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马克思才客观真实地说明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揭露了异化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证明了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道德建设实效如何是关乎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把道德建设仅仅看作道德教育的问题是一系列道德建设努力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道德的根本问题是利益关系问题.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利益关系合理化是道德建设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交往乃为历史证明的文化创新发展之道,但实践中的文化交往会受种种文化和文化交往观念所制约。更新文化和文化交往观念是充分利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普遍交往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指出:“一切事物都应该为之而存在的就是人、自我意识.但却是作为一般的人.对于这种行为的竞识.在抽象的方式下,臼b国康柏哲学·[且立果杜尔这一康德之论可谓一语中的.那么康德强同一切事物和应该为人而存在的背景和意义何在呢?我们以为,康德皙学的要目江是否在近代以来对科学的盲目称颂和政拜的氛目中.重申人是目的性存在和重树人的扶植价值地位.这就是康德为什么把确立自然科学的“目的论基础”作为其全部批判哲学体系的终极目标的根由之所也因此,是康柏首开了“针学技术合理性”批判的先河.魔笛哲学的基本特征是把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历史的追索,探讨了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本然意义。认为作为人类自然本性的形而上学乃是解决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追求的矛盾,确切地是说是对人的此在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把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视为把握客观世界的理论是前康德近代哲学的话语,康德对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批判就是为了拯救本然的形而上学。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是在这一意义上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但只有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才真正解决了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为人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了现实的归宿,而最终扬弃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7.
桂翔  郭立新 《江淮论坛》2012,(4):132-136,104
全球化时代是国家间利益空前密切相关又矛盾凸显的时代。利益的休戚与共,使传统硬权力空间萎缩;文化软权力走向前台,成为保护或扩张利益的主要方式。文化软权力实质是思想控制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总结当今西方软权力的行使,无非是通过模糊对立、软化立场和制造同意而实现的。对于受到外部文化软权力侵蚀的国家来说,发展和夯实自身的文化软权力才是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伦理学界乃至西方哲学史界,一直是把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伦理思想冠之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自然,对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甚至享乐主义的批判必每每溯源到启蒙思想家那里,并认为其对社会历史发生过进步作用为。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价似不够公允。因其仅对思想本身进行道德判断,而忽视了对思想的历史考察。本文拟就此作些实证辨析,并就道德理论及伦理思想评价的若干问题谈点看法。本文称之为“启蒙思想家”的,除了习惯上主要指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鸩等18世纪法国前期思想家,还包括“百科全书派”.这当然是为了行文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