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安晚报》社记者王世梅所著的《流徙文化论》一书从文化学的角度思考、研究人类的流徙现象,融文学趣味及理论探索于一体,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极富学术品格,是一本具有创见精神的文化学研究新著。“流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广泛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进化等历史进程中,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大大小小的流动迁徙活动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把这种表象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现实社会和时代生活的反映,无论何种文学体裁,从根本上讲,它的形成和发展 ,都将受到一定文化背景的制约.唐代小说的繁荣,正是在唐代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与其产生的长安文化土壤有着同生共长的血脉关联:唐代小说是长安文化培育出来的艺术奇葩,是长安文化的文学表达,长安小说的题材和内容证明和彰显了长安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梁瑜霞  叶辉 《唐都学刊》2007,23(4):118-121
借用并沿着韦伯“祛魅”之说的思路,将“祛魅”之“魅”的理解从宗教性的权威拓展至感性化的魅力,并以此为方法论,分析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语文曾经有过漫长的唯我独尊的历史,但自20世纪以来,面对科技主义、实用功利主义、大众消费文化的多向度的联合“祛魅”,大学语文教育陷入多重“祛魅”的漩涡中,举步维艰,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及理工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几乎完全失去话语能力和话语权力,处境堪忧。大学语文“返魅”并救治其“失语症”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梁瑜霞 《唐都学刊》1995,(6):31-35,62
本文认为小说的发展,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大都以神话为源头,经历了由完全的神话阶段到神人相杂的准神话阶段,最后到反映现实人生的现实主义阶段这样一个模式。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唐代小说正处于由神到人、神人相杂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因而它必然受到神话和志怪传统的影响。本文着重从内容和题材上论述这种影响的种种印记。  相似文献   
15.
梁瑜霞 《唐都学刊》2004,20(3):26-30
李白的诗歌个性十分鲜明,其突出特点可用"李白气"来概括,"李白气"的能指即清末评论家吴汝纶所说的"一片奇气"[1]。"一片奇气"在李白诗歌有三个表现层次:言奇、象奇、思奇。李白、岑参、韩愈三人的诗歌都具有"尚奇"的共同特征。但比较而言:岑参之奇,意在外物,奇在风光;李白之奇,意在情感,奇在心志;韩愈之奇,融进人力,奇崛险怪;李白之奇,得之天然,风神潇洒。这正是李白之奇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王维诗歌学术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推动王维诗歌研究,促进蓝田辋川风景区的经济开发,由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和蓝田县人民政府共同筹办的首届全国王维诗歌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5月4日——9日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书局、北京图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厦门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广西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四川师大、山东师大、海南师院、陕西师大、西北大学等36个单位的45名专家、学者、教授以及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部分师生、《唐都学刊》的编辑等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收到论文36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