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49年七、八月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接受斯大林邀请,秘密率团访苏。这是中苏两党间第一次进行高级会谈。这次会谈决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也提前了新中国的成立日期。  相似文献   
22.
今年是博斯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北大学人,本文以海内外已公布资料为基础,并搜集了北大校内特藏档案,撰写了这篇文章,以资纪念。本文回顾了傅斯年一生与北大的密切关系,除了将傅斯年当年在北大读书期间的学业成绩首次曝光外,还对三十年代和抗战以后北大复校期间,傅斯年为振兴北大所做的大量建设性工作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3.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如同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一样,长期被人冷眼相视.历史学者们对近世百年活跃于中国社会舞台的各个阶级、阶层,从处在“先进地位”的无产阶级,到担当革命主力的农民大众,从顽固反动的封建地主,到双重人格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历史地位及社会作用,都有了系统的政治说明和历史诠释.唯独对知识分子这样一个曾在本世纪中国历史上放射过巨大思想光辉,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并奋勇倡导的新兴社会群体,人们却很少从学理的角度,对它进行严肃的历史探讨.八十年代初,配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知识分子的历史形象作了许多呼吁性的说明,但它毕竟富有浓厚的政治宣传色彩.正因为如此,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和历史得失,基本上没有给予深入的透视.  相似文献   
24.
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著作之一。本文围绕严复思想与赫胥黎、斯宾塞尔之间的关系,《天演论》与严复维新思想之间的关系,《天演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问题,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5.
“五四”运动的历史反省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系)1919年5月4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天,北京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前,强烈抗议帝国主义列强把持下的“巴黎和会”,所作出的关于将德国在我国山东所强占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坚决反对北...  相似文献   
26.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是一门与现实关联密切的年轻学科。本文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分三阶段加以述评:草创时期的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意识形态化、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重新起动及其在观念、思潮、专题和个案等方面的研究。评介了海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现存的问题及改进之途提出了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27.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是一门与现实关联密切的年轻学科。本文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分三个阶段加以述评:草创时期的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意识形态化、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重新起动及其在观念、思潮、专题和个案等方面的研究。评介了海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现存的问题及改进之途提出了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28.
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世界,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的、政治的,在文化的层面上也在迅猛地持续进行.中国文化历史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问题,中华人文学术正成为一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问.在这新世纪的起点上,我们不能使中国人文学术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学术交融中消磨自身的个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放眼世界,更清楚地把握自己的工作起点和工作基础,对中国人文学术做出新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29.
中国近代文化流派之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近世西方文明以各种不同形式摧毁中国封建文化的大一统秩序,冲击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时候,中国人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文化危机。为将全社会、全民族从“精神迷失”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一代代文彦硕学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设计了诸多方案,并因此产生了各种文化选择、文化路线的流派之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自由主义、文化激进主义这三大文化流派即是他们艰辛求索和锐意追求的文化结晶。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这三种文化流派的内在涵义、兴衰原因及其离合异同,以求得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内部结构有较为深入的透视和把握。  相似文献   
30.
目前学术界关于1840年至今的这一百六十余年历史的分期,通行的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三段法:即近代、现代和当代,“近代史”指1840年至1919年这一段,“现代史”指1919年至1949年这一段,“当代史”则指1949年直到今天。一种是两段法:1840年至1919年为“近代史”,1919年至今为“现代史”,在“现代史”内又区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段。另外,也有学者按照朝代更替的办法,将这段历史分为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段。无论按照那一种处理办法,1949年至今的历史构成一个独立单元。就我个人已往的研究兴趣而言,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