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近代中国在不断加剧的外部危机和内部压力下,逐步进行自救,然要么因为没有触动传统政治体制,要么因为顽固势力的反对,都很快失败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精神上获得了空前大解放,但此后再次陷入专制与动荡的历史深渊。反思历史,通过执政者与民众的通力合作,推动以宪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应是正确选择,这也是辛亥革命政治进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2.
科学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由西方传入的近代科技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近年来,学术界较多地侧重在对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的评判上,而对近代科技在中国发展的实际则少见有人研究。近代科技在中国到底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到底如何?如果这一些具体问题得不到具体的实证研究,仅仅用“唯科学主义”这样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西方抽象术语,来对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文化进程进行概括性评判,必然限制了其史学诠释的能力。一、近代科技在中国发屈的历史轨违关于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3.
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传统,决定了近代科学不可能首先在中国出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近代科技在西方先进国家的突飞猛进以及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的内部发生变动,近代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了古老的中国,并产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影响,促使了中国近代科技的产生和科技队伍的形成。本文拟对这一长达200余年的近代科技在中国传播和中国近代科技产生及发展过程,作一番较为详尽、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34.
毛泽东是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先驱。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把握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沿着“民众大联合——建设中华民族的新国家——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进程,为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态做出了不懈努力。在“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中,毛泽东积极探寻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转型道路,既主张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又强调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脉络中,毛泽东以文明互鉴的理性观念观照世界文明,并基于民族本位汲取世界文明成果,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5.
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住了近代中国演进中的两大信息——历史与国情,在把握与分析这两大信息过程中,实现了历史、国情与理论的双重建构,历史性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本文具体而微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选择科学社会主义及其革命过程中的创造性,主要是精彩地解决了近代中国甩下的一系列历史课题: 其一,文化基础上:解决了农民问题; 其二,革命道路上:创造了农村道路; 其三,价值取向上:解决了近代混乱的价值观; 其四,总体行程上: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创造,真正完成了近代遗留下来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的伟大使命。这一切都为今日之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深层基础。  相似文献   
36.
论康有为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康有为的科学文化观段治文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思想所论颇多。唯其不足的是对其科学文化观仍缺乏应有的重视,而科学文化观恰恰是康氏进行思想宣传和文化变革的内在动因与标志之一。作为一个从各个领域取法泰西,倡导变革...  相似文献   
37.
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是中肯而全面的,他并未彻底否定传统史学,而是努力从传统史学体系中汲取合理内核;在对传统史学的激烈批判和对西方史学的热情介绍基础上,梁启超提出“史界革命”主张,倡导“新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中的局限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近代史学的缺憾;梁启超将进化论引入史学并重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深刻体现了近代史学理论的发展,而这一切又与近代中国思想演进的大势浑然一体;梁启超史学思想具有多元性,其中既有唯物因素,也夹有唯心因素,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