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486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2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分析跨国族群认同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考察了在韩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状况。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并非笼统地被评判为强化或弱化,而是呈现出多维度分化的表征,体现在由共同的历史文化、韩国时尚文化、韩国人思想观念和中国朝鲜族饮食文化等不同文化取向所形成的族群认同之中。在社会层面上,伴随着不同类型移民政策而产生的在韩中国朝鲜族职业分化,是导致他们跨国族群认同出现群体性分化的主因,表现在身份归属、社会交往、心理认知等诸多方面。本案例不仅补充了跨国族群认同理论的内容和观点,也为当前中国和韩国政府如何促进中国朝鲜族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2.
熊安生是继王肃之后,在南北朝时期的礼学传承和《礼记》疏解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学家,身居北朝,与南朝的皇侃以“三礼学”并鸣。唐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对熊安生《礼记义疏》的文句有相当程度的选取和保留,并有所评判。熊安生对《礼记》的解说和诠释,既显现出对郑玄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又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而且很多内容成为孔颖达《礼记正义》不能不加的引述和必要的参考依据。那么,诸如沿袭郑注而有所引申、提出不同于郑义的解说、称引纬书及其郑玄注以为己说、称引其他经书与典籍以解义等方面,就成为熊安生礼记学的突出特点。另外从孔颖达《礼记正义》当中大量的评议以及后世学者的关注和评价,也可以看到熊安生礼记学的经学史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3.
朋友     
一位年纪不大的熟人,把他的友人带到了我这里,并对我说:“师父,这是我朋友,他说想来听听您的教诲,就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测度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四大需求对德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对德国经济增长拉动贡献最大的三大需求分别是国外消费、国内消费和国外资本形成。由于德国增加值率下降,德国国内资本形成需求小幅增长,国内资本形成对德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为负数。德国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增长。国内消费、国外消费、国外资本形成是拉动德国服务业增长最重要的需求动力;国外消费、国外资本形成是拉动德国制造业增长最重要的需求动力。最后,文章得出三点启示供中国借鉴德国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5.
征地拆迁工作难、问题突出、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已成公认的事实。在积极推行依法、文明、和谐拆迁的今天,征地拆迁工作更需要我们认真研讨,形成有效机制。笔者认为,“十到位”抑或能对征地拆迁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6.
《人物志》一书虽然主要讨论的是人才的鉴识、选拔、使用等问题,但作者刘邵在研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人的才性问题多有精微的辨析,其中蕴含着尚"清"的审美观念,清气、清雅、清朗、清介、清节等概念分别对人的气、质、形、神、德等方面作了描述,在人物品鉴中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取向。梳理《人物志》中的"清"观念,对于了解古代才性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审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记载着原蒙古人来到和离开此地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社会构成、故事情节和生动画面。学者们常常传诵和引用它的感性表述,但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却研究甚少。然而,额儿古涅昆传说的真正意义可能就在挖掘、传承和弘扬它的精神。本文通过对传说的真实性及其精神实质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部分地澄清它的真实性的同时,抽象概括了蒙古人原有的根本精神,即"乞颜精神"和"捏古思精神"。这原始精神作为民族灵魂以永不枯竭的智慧和力量引领和推动着蒙古人的勇敢与开拓创新、和谐与适应发展,使得蒙古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28.
引言本次调查是在2008年完成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年)——《中国公众统计素养问题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调查不是以中国公众为对象,而是以中国统计人员为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中国统计人员统计素养的现  相似文献   
29.
30.
"艺术兴国、 文化兴邦"是现实需求;要探索地天通、 形神连的中间地带,追求"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的最高境界.各民族文化艺术和合共生,焕发智慧,重叠共识,以文艺兴国,以文化兴邦,此乃中国未来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