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7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乡镇债务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但消极影响更大。基于对安徽省多个乡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微观、中观、宏观的层面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债务的影响。认为乡镇债务影响到农民、乡镇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利益,影响到乡镇基层政府正常运转,影响到乡村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国家政策主要是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综合改革的实施。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化解乡镇债务,消减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2.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贫困系学界关注较少的一个问题.基于收入与住房两个层面得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物质生活层面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从结构与文化视角立足于城市体制性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因素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贫困文化等层面剖析了致贫原因,提出从发展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强化城市社会救助支持、加强文化建设等方面消减贫困.  相似文献   
23.
汤夺先  王雯雯 《民族学刊》2023,14(1):23-31, 142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创、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在维系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为例,探讨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以及实践路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作为红色文化的物理空间、革命精神发扬的文化空间,其红色记忆和行动均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内容构成具体包括纸质文献、场所场地、用品用具、设施设备、文艺作品等。以红色文本为叙事载体再现中国人民红色基因,在生成中激活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价值、在阐释中提升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价值、在传播中延伸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价值。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普及红色文化教育和强化党政引领是推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4.
城市化与工业化导致失地农民群体出现,其通过获得城市户口、进入城市等方式转变为城市居民,但心理意识、思想观念仍表现为农民意识。在对学术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合肥市JLY小区回迁农民的调查资料分析,认为当前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普遍较为薄弱,表现为缺乏必要的城市认同意识,没有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文化更新意识普遍淡薄。运用文化堕距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分析失地农民市民意识薄弱的原因,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市民意识变迁相对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城乡二元对立惯性作用带来的城乡居民二元对立心理意识的持续存在导致了失地农民市民意识的淡薄。提出从增强失地农民自身的主体认同性及加强政府部门的作用来培育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指出精神文化城市化对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义务教育问题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状况的基本资料,认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有着较强的教育需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方面存在某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就学困难问题、适龄入学少与超龄入学问题、学习成绩较差问题、失学与辍学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童工问题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绩效与延续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6.
"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开启了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航程。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首都,作为一个拥有80多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城市,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月2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和《民族论坛》杂志社等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60余人聚集一堂,以"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为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刊精选数篇文章摘要刊发,嘉惠学林。  相似文献   
27.
就业实现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的重要目标。依托于问卷调查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就业主要集中在民族特色行业与普通大众行业,而提升少数民族资本禀赋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实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8.
裕固族的宗教民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裕固族地区存在着与宗教有关的各种民俗事象 ,可划分为凸显性宗教民俗和非显性宗教民俗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一些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民俗 ,后者则是体现在裕固族人生礼仪过程中的、受到宗教影响的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29.
"大禹治水"文化内涵的人类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禹治水包含着多元的宗教思想,反映出族群起源的神圣性,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0.
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贿赂与引诱的怀柔政策 ,降王为侯的贬黜政策 ,内部瓦解的外交政策 ,武力胁迫与军事打击的强硬政策。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维护新莽统治与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带有大民族主义和歧视色彩的民族政策也激起了周边民族的反抗 ,结果又加速了新莽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