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7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合肥市滨湖新区为例,基于对某回迁居民小区的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民向市民转变的障碍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两种途径:物质层面如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硬性指标,即外在资格的转换与实现;社会文化层面如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区参与以及市民意识的培育乃至价值观念转变等软性指标,即内在素质的市民化。软硬两种途径并行不悖,同时重视软性层面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42.
论城市民族通婚与城市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兰州市为例,通过人口普查数据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城市民族通婚的现状,认为兰州市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民族通婚,且回族散杂居区民族通婚的发生相比回族相对聚居区要容易.总结出城市民族通婚的影响因素即宗教因素、居住格局、群体态度及群体规模、教育水平、工作单位以及城市民族通婚的发生条件即文化交融与结构交融的程度.笔者认定,较低的民族通婚率不能说明城市民族关系不融洽,需要其他变量来互证;由结婚反映出的民族关系多为夫妻、家庭、亲戚等关系掩盖,民族离婚现象则会对局部民族关系带来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43.
试论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体宣传问题,清真饮食业的清真不清或者假清真问题,城市少数民族职工下岗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维护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4.
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孟子具有自己的丧葬思想。其主要体现在重视丧葬、强调厚葬、久丧,反对以人殉葬以及对丧礼的来源、服丧的条件、丧葬的功能与改变葬俗之认识等方面。孟子的丧葬思想不仅反映了其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5.
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产业发展韧性是指民族乡村产业在面临内外环境变动时,借助于当地某些特定的关键性要素,维系自身持续发展或创新发展的一种主动解决问题和自我调适的能力。调查发现,M村在产业类型、用工、合作、经营等方面形成独特的韧性。关系网络、社会组织、民族文化、治理体系等关键性要素,分别呈现出产业发展韧性的生成逻辑。当前,正确引导民族乡村产业发展韧性,由此激发其内生动力,对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6.
网络空间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域,同时也面临着时空挤占、负面要素生发和实践成效不集中等问题。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网络空间的民族互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化为理论基础。通过空间拓展,网络空间实现了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创造、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由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风险要素,网络空间借助双重空间协同、网络民族工作和仪式传播,形成了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补机制、修正机制和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47.
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入对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较大影响,致使城市民族关系的发生主体与涉及范围增加.在厘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关系的内在联系基础上,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出现是对城市民族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不要忽视他们在城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两个层面系统解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具体影响,提出应构建应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城市民族关系调控新机制,认为其应该由事前防范预警机制、事中排解应对机制、事后处理弥补机制组成,尤其应重视事前防范预警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社会风貌,各种女性群体的身影活跃其中。北宋时期的女性民俗主要表现在以成年、结婚、生育礼俗为代表的人生仪礼以及丰富多彩的女性节庆游艺等方面。妇女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独特女性民俗与当时开放、发达、宽松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本文提出了影响兰州市回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并对其居住格局现状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论证了这种居住格局现状对民族交往及民族关系之影响,从而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现阶段城市新型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