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7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84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674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近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斯洛的潜能学说、需要层次理论以及自我实现学说,都有了非常广泛、深入的介绍和研究,但是关于其教育思想却很少有人专门探讨.或者说,既使有也仅仅是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作为代表人物之一,略有所述。其实,马斯洛作为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尽管没有专论教育的著作,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教育实验,但教育问题在其浩翰的著作中却仍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他也提出了关于教育的许多独到见解,并在其教育实践中做了初步的尝试。为了深入挖掘这位名家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为了能给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62.
熊十力(一八八五——一九六八)先生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哲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原名继智、升恒,字子真,湖北省黄冈县人。幼年家境贫寒,勤学自奋。青年时代奔走于反清革命,曾投身湖北新军,组织秘密社团,并参加日知会的活动。辛亥革命时出任都督府参议,以后  相似文献   
63.
设计了一种铁环型周期磁场摇摆器。对此摇摆器的磁场做了细致测试。结果表明,实验与理论设计很好相符。当螺旋线管电流为133A 时,摇摆器可产生0.055T 的远轴径向磁场强度。该磁场强度能满足低能束自由电子激光的要求。本实验可作为其它摇摆器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比喻和比拟常常连用,通常是比喻在前,比拟在后,如:“我的意识忽然化作一缕轻云,飞出窗外;飘得老远老远……”(蒋子龙《收审记》,《花城》1986年5期)“意识化作轻云”是暗喻,而后面的“飞”“飘”则是把抽象的“意识”当作能飞能飘的具体事物来写,运用的是比拟中的拟物手法。例中比喻的管界只到“轻云”处为止,这一部分完全可以独立出来;自“飞出”以后当属比拟的范围,因此这类修辞现象是比喻和比拟两类辞格的连用。为了讨论的方便,下面我们将这类修辞现象简称为喻拟连用,并将其中比喻本体记为A,喻  相似文献   
65.
说起钱钟书散文的风格特点,一般读者首先会想到:旁征博引,知识性强;联想丰富,比喻新颖;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当然,这些都是构成钱先生散文风格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都是最直观的,叫人一眼就能看出的东西,这只是构成钱先生散文的外在形式的东西。这些,不是钱先生散文区别于其他作家散文的根本特点。笔者认为,贯穿于钱先生散文中的思辨性才显示了他散文的独特风格。所谓思辨,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而是指辩证思维和理性思维辨析两种思辨方式。下面我们对钱先生散文中运用这两种思辨方式的情况给予考察和探析。  相似文献   
66.
"这样的战士"是文化批判的战士而不是政治斗争的战士。"无物之物"是指的以封建礼教为基础的强大的封建专制文化。"无物之阵"是由被封建礼教文化浸润入骨的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无物"则没有象征意义。《死火》是以意象象征的诗意化方法表现的作者的一场激情与理智的对话,描绘了作者从充满热烈的改造社会的青春激情到陷入苦闷和再次燃起激情重新投入战斗的一段特殊的思想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67.
道家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关于艺术构思的"虚静"说;艺术创作中的物化境界;意象、意境与境界;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法与艺术风格论。  相似文献   
68.
中国的翻译界将艺术创作领域内的"形似"、"神似"借来,作为处理译文的两种方法,并曾产生了不小的争论.追溯历史,有比较固定内涵的"形"、"神"概念,大约盛行于春秋战国,深入于两汉,而分化于晋以后.争执起因是很多学人心目中的"形"与"神"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单一概念.实际上,"形"与"神"是密切相关的两个多层次概念.最理想的情况无疑是形神兼备.在不能两全时,译者必然面临抉择.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试图表达作者意图和保证原作声誉的任何努力都应得到应有的肯定.  相似文献   
69.
归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理内容,提出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是:技术上,建筑要适应自然,改善自然,利用自然;艺术上,建筑要追求自然美.分析了岭南古建筑、近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70.
有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者说中产阶层的讨论已经不止一次吸引公众眼球了。2003年,曾经有过一次“中产热”;2005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调查结论:“6万元-50万元,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