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0篇
丛书文集   45篇
综合类   3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澳门土生族群的研究 ,牵涉到民族认同问题 ,必然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它既是世界人类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也是历史学的问题 ,又不可避免地涉及语言、文化等各个层面。通过三位学者的这个讨论 ,目的是希望把澳门土生族群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其在澳门学中的地位等问题做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72.
隋唐时期党项部落迁徙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四部分对隋唐时期党项部落的迁徙路线、过程及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并对以往研究者的某些观点与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通过文章的考证,可以看出用唐时期党项部落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迁徙:第一阶段,从今河西走廊、青海湖及黄河上游(即河曲)以西之地迁至今甘、青、川三省交界区;第二阶段,从今甘、青、川三省交界区迁至今陕、甘、宁三边之地;第三阶段,从今陕甘宁三边之地部分迁至今内蒙、山西交界区。  相似文献   
73.
契丹境内党项部落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境内,诸族混杂,东北、西北、西南三边所存之民族问题极令人头痛,而党项问题亦是一个迄未解决的难题。由于《辽史》记载缺略,契丹境内党项部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尚无法知其底蕴。本文主要意图即想搞清党项部落在契丹境内的分布,并对史料中记载较为混乱的几个问题进行考证。一要了解契丹境内的党项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唐古”这一词的含义。唐古是不是党项?为什么在《辽史》中既称“党项”,又称“唐古”?王国维在《鞑靼考》一文中曾说过“唐古亦即党项之异译”,最早提出了唐古即党  相似文献   
74.
本文所谓的西洋音乐,是指由欧洲人直接传入澳门及中国内地的欧洲音乐,包括乐曲与乐器。明中叶以后,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进行传播。本文结合大量中西文材料,对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得出了澳门是酉洋音乐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75.
编者按:随着1997香港回归及1999澳门回归的临近,对香港、澳门以及它们与内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显得迫切。近十余年来,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学者对此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本刊亦曾作过大量的反映。鉴于港澳研究的深入和具体化,我们拟在原来的粤港澳关系研究专栏的基础上,一分为二,分别设立香港研究和澳门研究两个专栏,其中将包括对两地的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研究,当然亦包括两地与内地特别是广东的诸方面关系的研究。欢迎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包括港澳及海外的学者赐稿,以共同办好这两…  相似文献   
76.
汤开建  赵殿红 《社会科学》2006,1(12):133-145
自利玛窦开教南京以后,天主教在江南地区的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南京、上海、杭州、松江等地的天主教传播相当繁荣。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播的宽松环境,江南地方官绅的支持和帮助,一批素质极高的传教士的不懈努力,利玛窦传教策略的贯彻执行以及适应本土特点的传教方式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77.
元代对海南岛的开发与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十一月,“琼、儋、崖、万四州以其地版图入贡①”,海南岛正式纳入元王朝的版图之中,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元海南海北道元帅罗福、海南分府元帅陈乾富相继归附,“海南诸郡县皆降于大明”。其间,元王朝对海南岛进行了长达90年的统治,关于这90年的统治,明朝人的评价是不高的,称其“九十三年(实应为90年)之治,无足观者。”基本上给予了全盘否定。这种带有对前朝偏见的评价显然  相似文献   
78.
党项源流新证汤开建一研究党项、西夏史,最困难莫过于党项源流问题,这一问题在我的思维中辗转有10余年,至今尚无一完全清楚的眉目。尽管有许多学者对党项族处于支配地位的拓跋氏进行过较为详尽的研究,但探讨一个民族的族源不能仅以少数统治者及其部族的源流作为整个...  相似文献   
79.
活跃在中日交通史上的使者--明清时代的唐通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达200多年的锁国时代、在只对中国和荷兰国打开门户的日本唯一的开港地长崎,大规模的、持久不断的汉书的输入,是将中国语言、文化传入日本的一条主要的途径.唐(中国)(荷)兰商船频频来访长崎港,带来了长崎乃至日本贸易的繁荣.活跃在中日文化和贸易交流中的是一群被称为"唐通事"的中国人.唐通事产生于 1631年,正值中日贸易的高峰时期,他们的祖先大都是远渡赴日定居的中国人.唐通事的任命资格非常严格,当时作为一种官职地位很高,在日本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唐通事担任的工作是多方位的,在江户时代,主要从事对外贸易的翻译和实务工作.唐通事为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0.
<正> 拙稿《角厮罗家族世系考述》(简称《考述》)发表以后,引起了一些治西北史或藏族史的同志的注意,特别是顾吉辰同志就角厮罗家族世系中的一些问题撰专文与笔者商榷。(见《青海社会科学》八三年第一期《就角厮罗家族世系的一些问题与汤开建同志商榷》,简称《商榷》)拜读之后,获益非浅,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