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0篇
丛书文集   45篇
综合类   3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澳门土生族群的研究 ,牵涉到民族认同问题 ,必然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它既是世界人类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也是历史学的问题 ,又不可避免地涉及语言、文化等各个层面。通过三位学者的这个讨论 ,目的是希望把澳门土生族群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其在澳门学中的地位等问题做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82.
隋唐时期党项部落迁徙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四部分对隋唐时期党项部落的迁徙路线、过程及原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并对以往研究者的某些观点与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通过文章的考证,可以看出用唐时期党项部落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迁徙:第一阶段,从今河西走廊、青海湖及黄河上游(即河曲)以西之地迁至今甘、青、川三省交界区;第二阶段,从今甘、青、川三省交界区迁至今陕、甘、宁三边之地;第三阶段,从今陕甘宁三边之地部分迁至今内蒙、山西交界区。  相似文献   
83.
曹玮为北宋开国元勋曹彬之子,历仕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为北宋前期西北边疆最为著名的御边将领。曹玮为将,极负卓识,在其任间,制定联络吐蕃制约西夏之边策,成为有宋一代之基本国策。曹玮善于治军,亦极善用兵,故在西北边防保卫战中,屡建奇功。其守御西北边境近三十年,制定了许多御敌备边的制度与措施,如修筑寨城、疏浚堑壕、招募弓箭手屯田及团结蕃部以固边圉等。这些制度与措施多为后代沿用,成为宋代西北备边的基本法规。曹玮御边,虽历三朝,但其主要功绩尽在真宗一朝,故从曹玮的御边方策及事迹中,亦可看出,北宋真宗朝西北御边政策之一斑。  相似文献   
84.
有关明中后期澳门葡人帮助明朝政府剿除海盗之事,中外学者历来争论不休.近来在韩霖<守圉全书>之委黎多<报效始末疏>中发现了很多十分重要的有关澳门葡人帮助明朝驱除海盗的新史料,为其他中文文献所缺载.本文以此新史料为基础,以期重新考证葡萄牙人帮助明朝政府剿除海盗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85.
五、凉州——六谷联盟的结构及其周围的部族关于凉州——六谷联盟的结构,前田正名先生第一次作了较为详细的表述,他将这个政权的结构分为“六谷蕃部”和“六谷蕃部大首领指挥下的部族”两部分,六谷蕃部包括者龙、乞当、督六、卑宁、觅诺五族,被指挥部族包括马家、党宗、章密、宗家、龛谷、懒家、诸路、小龛谷、厮邦、的流、周家、赵家、日姜、章家、心山、王家、渴龙,刑家、纳迷、水马波、大梁、小梁、咩逋等二十三个部族。岩崎力基本上否定了前田的结构,他指出,潘罗支政权是一个有三重结构的同心贺式的部落联合政权,并绘制了一张图,将者龙族直接归潘罗支辖。认为大梁、小梁、卑宁、回鹘是近邻部落,觅诺、  相似文献   
86.
关于“回回”最早出现于西夏,我在《〈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辨》(载《民族研究》1984年第1期)中业已提出。近读洪遵《谱双》,又得一重要资料,即在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之前就有了“回回双陆”的记载,这是一个极为珍贵的讯息。《谱双》  相似文献   
87.
明清之际澳门天主教的传入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天主教传入澳门并持续发展。这一时期,澳门主教区成立,天主教各大修会耶稣会、方济会、奥斯定会、多明我会等纷纷驻足澳门。澳门天主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澳门成为各修会对中国及远东地区传教的基地,使远东地区天主教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系统介绍了明清之际海南天主教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揭示了该时期海南天主教的兴衰原因。  相似文献   
89.
明清之际天主教艺术传入中国内地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洋美术传入中国是伴随着天主教的在华传播而来 ,本文借助于大量的中西文材料 ,探讨了天主教艺术在中国内地的传播史实。西方传教士直接将海外的宗教艺术品带入中国是天主教艺术传入中国内地的重要方法 ;而在中国内地刊刻和复制天主教艺术品 ,则是西洋美术在中国内地更为普遍的传播方法。同时 ,在天主教美术作品广泛传播的同时 ,西洋美术理论也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  相似文献   
90.
鸦片战争之前,澳城外华人向香山县缴纳赋税,澳城内华人亦受清政府管辖.鸦片战争后不久,葡萄牙人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取消了澳门中葡两国海关,失去了主要的财政收入;他们欲向整个澳门半岛及离岛的华人征税以弥补损失,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攫取澳门主权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税收主权,最终达到摆脱清政府控制、夺得澳门管治权的政治目的.澳门华人纳税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世纪50年代是雏形期,70年代是成熟期,80年代则最终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