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主骞  廉卫东 《老年世界》2008,(10):20-20
两种声音.正在北京的赛场上较劲。 一种是突然爆发的、带着京腔的国骂声:另一种是一支“绿色狂飙文明啦啦队”的助威声: “我们要用文明口号盖过国骂。”啦啦队所属的北京球迷协会理事霍星说。  相似文献   
42.
1998年7月24日至31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举办了第八届国际藏学研讨会。会议由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斯伯林先生主持,会议主席是法国社科院教授卡尔麦·三夫旦先生。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其中有久负盛名的意大利藏学家博戴克先生,奥地利藏学家施大恩克纳先生;我国著名学者、西藏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彭措才让先生,中国藏研中心研究员格勒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降边嘉措先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格桑晋美先生。西北民院副院长、教授高瑞先生等。这次研讨会分为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语…  相似文献   
43.
考察整个中国传统文学史,即可发现其文学发展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古时候很长期间,以诗为中心成就盛大的发展,而到某一时期,其发展停滞,显示失去自己文学传统的现象,传统的丧失,自然带来创造和发展能力的丧失.据此如果将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古代"转变为"近代"的时期为北宋末年(1126)前后,这时不但在文学,整个中国文化都开始变化.这变化从安史之乱开始发动,发动这变化的是当时中国周边异族的影响与压力.又南宋的新儒学也有反文学反文化的倾向,结果支持这种中国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4.
近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在各大媒体公布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等评比榜单,其中竞出现17个国家级贫困县,引发质疑。经记者调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是北京一家注册资本仅10万元的公司。  相似文献   
45.
藏汉互译是现代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其理论的形成与成熟是汉藏文化交流频繁的标志之一。藏汉互译中所呈现出的各类文化差异,是以其不同民族的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宗教信仰所导致的,本文对此作出了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6.
《格萨尔》说唱艺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在这部史诗产生、流传、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造者、继承者、传播者,也是创新者。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传播,使《格萨尔》这支奇葩在民族文苑中竞相开放,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从藏族历代文人的笔记、有关格萨尔王的历史风物遗迹、《格萨尔英雄史诗》文本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格萨尔王的历史原型,认为格萨尔非神话人物。史诗中的格萨尔经说唱艺人加工,塑造成半人半神的文学艺术典型形象,但其人物原型则是中世纪活跃于青藏高原上的现实人物。  相似文献   
49.
随着分税制改革、农业税取消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乡镇政权的一些职能趋于弱化,甚至趋于消失,文章正是基于乡镇政权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进一步弱化趋势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变迁的两种基本模型,得出我国有对乡镇政权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可行性,而不具备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可能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