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7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五四时期作家纷纷选择书信体与日记体这一小说体载,看重的是它在真实袒露创作主体隐秘的内心世界,表达创作主体主观情感方面的潜能.它使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的虚构性,以类似于真实日记或书信写作的状态进入小说创作过程.当时的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在摆脱了日记与书信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之后,仍然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把小说的叙述引向创作主体自身.即使在使用第三人称时,一些作家不仅仍然写着关于自己的故事,而且仍然固执地寻找着用第一人称表达的机会."新文学"的读者,则希望透过文学作品看到作家真实的心灵世界,寻找情感与思想的共鸣.以作家真诚而又真实的自我面对读者作为五四时代一种独特的小说写作伦理,体现出的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公民平等人格交往基础上的新的启蒙境界.  相似文献   
12.
电影的形成时期(1895—1927)——世界电影史第一分期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应世界电影与电影史学的新发展,我们在重新考察世界电影迄今为止(截止于2000年)的发展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世界电影史的“四分期说”,即把世界电影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1895-1927)、成熟时期(1927-1945)、变革时期(1945-1967)和振兴时期(1967年以来)。本文以新的视角,系统、客观地梳理了世界电影形成时期的重要创作实验及思潮,分析了早期电影艺术探索的脉络及其之于今日电影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心理学角度看.“文革”的扩大化主要是由于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与自主性之间的交叉作用。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使阶级斗争理论能够迅速点燃群众的革命激情;集体行动的自主性。使参与者的责任意识缺位.其欲求渐渐偏离发动者欲求。最终,一场民族的内乱在这种集体行动的易感性与自主性的交叉作用下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在21世纪的突飞猛进深刻地影响着电影这一为工业所支撑的现代艺术。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在新名词、新概念令人眼花缭乱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并厘清"电影"(大电影与微电影)的语义、样式、类型,并对其发展策略予以再探讨,无疑极为必要,于国产电影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发展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争议“小调解”制度重塑之新路径是:第一,实行“换位调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调解劳动争议之巨大作用;第二,新增劳工NGO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可在集体劳动争议调解中先行先试四方机制;第三,将协商、协调与调解程序重整,统一为调解,即“小调解”程序;第四,我国劳动争议“着重调解”或“调解为主”原则为“休眠”原则,前瞻性的改革应当是设置调解之强制性和前置性必经程序;第五,重构调解效力,增设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6.
派遣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务派遣中涉及到有两个期限:一是派遣劳动合同期限,是指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二是派遣用工期限,是用工单位实际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期限.  相似文献   
17.
周泓 《民族学刊》2017,8(5):21-34, 102-104
社会文化生成与历史生成相互促生.文化生成主要在于文化接触、交往交融而形成复合文化.社会生成,主要指不同形态社会力量(生产方式、主体等)碰撞交流,形成新的社会特质.历史生成,因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尤其朝代更替或政权变更,使主体及其文化迁移或滞留,而产生新的社会主体或结构.即历史生成实质涵括或促动社会文化生成.同时,社会与文化生成积淀或敦促历史生成.族属、信仰之转换、转向通常基于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生成.即历史生成往往基于社会文化生成.自古代经中世纪至近代,西域文化不断东渐中土,与南北方汉文化交融生成,逐步成为现今汉文化的重要构成.此亦历史生成之内容.  相似文献   
18.
泓峻 《文史哲》2012,(3):46-53
近年来,有学者对学术界在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问题上通行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是北洋政府借推行北方官话与南方政治势力争夺文化领导权的语文革命;胡适文学革命理论是在误读西方历史基础上的向壁虚构,他关于文学革命历史的叙述夸大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四新文学家及语言学者对现代语言变革的贡献。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是受西方学者解读西方近代语言变革历史时所使用的"语文政治学"研究视角启发而产生的结论,此结论严重偏离了中国实际。实际上对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北洋政府的态度往往是保守的,有时候甚至是反动的;其承认与推广国语运动的举措,是被动滞后的。国语运动是一场以教育与文化普及为核心目标的现代启蒙运动,无论当时的学者还是政府,并没有多少南北政治方面的考虑。胡适文学革命理论成因复杂,它触及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时最核心的问题,胡适等白话文学运动的"旗手"对国语运动的贡献也得到了国语运动阵营的认可。相对于胡适因无法忘掉中国自身问题而误读西方文艺复兴史而言,由西方理论出发造成的对中国自身历史的误读,更是需要反思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合伙企业法》是一部非常有效地法律,但其最大缺陷是仍然没有规定表见合伙制度。表见合伙与表见代理、与民事欺诈是有明显区别的,不能用表见代理与民事欺诈解决实践中的表见合伙纠纷。新《合伙企业法》第76条的规定让人困惑,像似表见合伙,实则不然。建立表见合伙制度更有利于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彰显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充分救济善意第三人的权利。因此,我国应当建立表见合伙制度。  相似文献   
20.
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包含两种范式:以文学自身为本位的研究和不以文学自身为本位的研究。1980年代以文艺心理学、文学语言学为代表的跨学科研究,经历的是从范式二逃向范式一的过程,1990年代之后以文化研究、文学生态学为代表的跨学科研究则表现出逆向选择的特点。特定范式的选择,决定了研究者的研究思路、理论取舍、对学科的特殊贡献与学术盲点;同时,两种研究范式之间的转换也折射出与文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社会语境、学术氛围与学者研究志趣等方面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