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包泡 《安家》2007,(10):188
今年第一次到延安,车一进市区,我就在脑海中急切构想着一会儿看到宝塔山时的情景. 几十年来,在我的经历中,从美术、教育、电影、歌曲、文学、图书,直到报刊的小小题花,都有着宝塔山、延河水的形象.我的脑海里开始浮现每个中国人对这段历史的情感,追忆便兴奋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求了阿根廷在20世纪80年代是如何沿循民主主义变革"生产"它的公民的.我们询问了学校系统如何为下一代准备参与民主政治化过程和处于经济政治更加复杂世界中的国家责任感.这篇研究报告对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教育法、课程标准和阿根延学校所使用的教科书进行了详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消极态度、排斥与歧视获取各种服务的渠道(如健康、教育和职业)、法律权利、价值观与人生观等方面探讨了女童和年青女性所面临的各种境遇与机会。本研究是在一份已有的儿童与青年生存状况的数据基础上做的二级研究。由于主题与性别有关,文章既关注贫穷或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女童和青年女性之间的不平等,也关注女性和男性之间的不平等。本研究揭示了平等是女性在社会各领域的基本要求。研究还讨论了现代化与全球化理论框架下的不平等问题。儿童社会保障的全球观(摘要)@海伦娜·赫尔芙![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相似文献   
14.
1.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技术”系统(1),使之发挥高度效率的科学,它为下述问题提供心理学根据: ——技术管理工艺过程的组织的结构; ——为一定的技术作业,选拔在个体心理职业重要素质方面具有必要水平的人; ——对在劳动活动中使用复杂技术装置的人员的职业培训; 工程心理学这门科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门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的整个心理表现的独立的心理科学。另一方面,工程心理学还包含着涉及技术结构的技术和工程问题。这些特点是由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技术”系统本质上双重性决定的。 注解(1)“人——技术”系统是作为概括性的概念而运用的。既可以认为它是包括一个人或几个技术装置的系统,也可以把它看做几个人和一些技术的装置的系统。 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这种双重性,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论特点。此外,还应注意到,任何一个“人——技术”系统都是生产力这一大系统中的独特的微成分。所以,“人——技术”系统表现出许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诸如生产力受到物质的(首先是技术的)和主观的(人的)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5.
以爱的名义     
一鹤  芙翰 《新天地》2012,(4):42-43
这差不多是一条定律:每个犯罪的女财务人员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以爱为名的男朋友。  相似文献   
16.
同性恋与艾滋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中国同性爱社区的现状,特别是艾滋病对社区的影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该社区的发展既有消极制约作用,又有积极包容作用,从而不同于西方;由于国情,该社区要获得平等权利,仍需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摄影圣地——迷人的“霞浦港湾”,这一“霞光”铺满的海岸牵动了海内外无数摄影家的心,那里的海洋、阳光、沙滩,喜爱摄影的你,听了这动人摄影故事,你会有兴趣到霞浦来走走吗?我想会的,那里是挡不住的诱人的景色。有“东方夏威夷,闽东北戴河”之称。  相似文献   
18.
包泡 《安家》2005,(4):25-26
"观念地产"这四个字,是在2003年4月北京地坛房地产庙会传到社会、媒体、地产界、艺术界的,从"好玩"开始,现在到了要总结的时候了,要不要上升到理论阶段?目前分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缪天瑞生于1908年4月15日。他生前历来不在意过生日,所以在他百岁之前.家人几乎没为他庆祝过生日.直到近年父亲才终于同意大家给他祝寿。从2006年起,他“被迫”过了4次不同“类型”的“百岁”生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的内容涉及人类学和哲学两方面。作者使用美拉尼西亚的民族志材料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探讨现在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人们是否必须要在过去/传统与现代/发展之间做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在于这种只能二选一的说法有一个预设前提,认为“发展”是新建立的非西方国家未来唯一的出路,并且认为进入未来就意味着必然与所谓的“传统”断裂,因为照这种观念来看,“传统”必须留在过去。作者从存在主义人类学的视角对这一观念进行了反思,认为除了采用“将外来事物带入”,这种纳入自身系统中的方式外,还可藉由“让自己走出去”的方式,透过不断的想像、自我探索的技巧来创造新的可能性,以理解他们自己所在的世界,并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