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67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583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4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4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影响圆盘剪切边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圆盘剪维护和间隙控制的有效措施。实施后,圆盘剪的作业率、成材率和切边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2.
现代农业是创新农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能力内生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其基础是城乡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的农业属于维持型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动能力弱.中原城市群不仅要建立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也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地,在农业生产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成为全国的示范.  相似文献   
53.
通过科技创新可直接创造新产品和财富,更引发和带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繁发生。商业模式创新对科技创新明显具有的促进作用在于可实现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调整通过增大整个"价值蛋糕的尺寸"为公司捕获价值。创新企业依据其价值主张所要实施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通过技术和资产捆绑实现创新价值;通过对整个价值链实施延长、分拆、外包、出售和整合实现创新价值;优化企业整个价值链的各种价值活动,创造新的价值活动,并提高价值创造效率。实现从科技创新中获取最大价值,是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科技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质和特殊的要求。在技术创新提升为科技创新后,技术创新阶段须延伸到科学发现孵化为新技术的阶段。对创业企业商业模式的系统思考和设计,可以全面整合创业活动,提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4.
高级技工学校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当前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加快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技工学校是培养打造技术工人的前沿阵地,如何设置专业课程成为了教学重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突出职教特色,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下面就笔者所从事的维修电工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5.
:不同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演进的不同的速度和路径对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差别悬殊。而产业处在不停的演变之中 ,只有建立在产业优胜劣汰和更新换代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政府实施产业政策调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6.
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表现在佛教发展的规模和译经、著述及思想学说等许多方面,而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则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与鼎盛,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也与帝王的宗教文化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适应统一的社会在文化上的需要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57.
净明道与道教各派的关系,是净明道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净明道与正一道关系的探讨,认为净明道传承正一法术的历史实况,反映正一道经法制度在江南的深远影响。净明道与正一道保持密切关系,既有宗教地域文化传播的因素,也为元明时代江南道教的格局所决定。  相似文献   
58.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儒佛道三教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多元融合的文化系统.悠久而丰厚的思想文化是通过具体的人而得以创造、传承和延续的.中国思想文化的三大主干离不开具体的儒佛道三教思想家实际的理论贡献和思想创造活动,儒佛道思想家的思想又能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三家的思想,从而表现整个中国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59.
心理契约——现代组织中人和事的最佳耦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契约又称心理合同 ,其本质是现代组织及其成员对无形的心理内容的一系列期望。它融摄了真诚、平等、公正、公平、宽容、勤勉等义务的承诺与互惠互利。现代领导者与组织成员通过心理契约在现实的组织活动中的互感耦合 ,成为处理人和事的最佳切入点与结合部。显然 ,组织领导者在无形的协议达成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中介作用 ,亦是当今领导者维护或修复心理契约应实现的重要组织职能。为实现现代组织的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 ,提高组织活动的整体效益与领导绩效 (工作绩效、任务绩效、群体绩效 ) ,增强有效的组织行为 ,每个层次的领导者都需要掌握现代组织心理契约达成的技巧 ,以使其成为推动现实组织活动高效、科学进行的一个强有力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60.
老子道家以其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和富有魅力的人生哲学而得以绵延不绝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效法自然以实现人生超越的思想是道教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及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事实上,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之学主要地就是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并发展的。道教利用并神化老子和老子之道,其渲染的“老子化胡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与佛教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中外文化交流中传统文化的一种心态,它的最早提出,具有将外来佛教纳入华夏文化系统之中的意义,这与华夏民族历史地形成的自我中心论和大一统观及其在文化观上的表现——华夏文化正统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