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0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0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45篇 |
人才学 | 31篇 |
人口学 | 25篇 |
丛书文集 | 131篇 |
理论方法论 | 23篇 |
综合类 | 562篇 |
社会学 | 280篇 |
统计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蒙古语复合词根词是介于单词和复合词的特殊词类,该类词究竟是归于单词,还是复合词,还是自成一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作者量化分析了复合词根词,研究了其演变轨迹,认为蒙古语复合词根词正从复合词演变为单词,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在词汇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73.
柳倩月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6-11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者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有利于在意义阐释上建立历代文化文本之间的关联。人类学视野里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民俗活动与古老的巴入神话“廪君射杀盐水神女”之间遥相呼应,是远古女神文明的民俗化表现。与盐水神女有关的女神原型编码在历代文化文本及当代文艺创作上的具体表现,说明神话原型编码在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75.
据报道,在韩国已成功将类似中国端午节的“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中国人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端午文化的保护价值;在韩国拟将与中医颇有渊源的韩医申报世界遗产,中国也开始研究中医的申遗问题。这让人联想并思考:我们的文化保护为 相似文献
76.
1夕阳在天空中一点点流连,隐遁,天光一下子暗下来。浅乐拖着满是灰尘的行李箱,高跟鞋踏在青石板路上,踏踏作响,敲碎了一巷子的清寂。她在一家小小的院子门前停下,盯着门匾上几个黑色的小字:清苑人家。很疏朗,很大气的几个字。 相似文献
77.
司炳月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6-11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引起文化转移现象。这种文化转移渗透到从表层文化到内层文化的各个层面,有时各层面之间的文化转移可能呈立体交错状态。文化共性、文化差异、译者分别是文化转移的基础、原因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78.
中国与非洲国家农业合作的历史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闻报刊上有大量介绍中非农业合作的报道,但鲜有学术分析和总结,这与不断蓬勃发展的中非农业合作实践不相符合。文章通过对50多年中非农业合作发展历程不同阶段特点的分析,以为中非农业合作经历了从早期单一的、单向的、无偿的农业援助,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强调双向受益、合作共赢的机制,再到21世纪中非合作论坛之后合作方式多样化、合作内容广泛化、合作渠道机制化、合作主体多元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中非农业合作的理念和方式并非僵化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内发展政策、国际发展环境和非洲各国发展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历史选择,它是个动态的"边干边学"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79.
今传《古文孝经孔传》出现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南北一统使《孝经》学打破了南北学和今古文的界限,走向折衷化;《孔传》对《管子》的征引,与隋文帝以《孝经》治天下的政治手段暗合,体现出《孝经》学的法家化;《孔传》将经文之"毁伤"特指为"刑伤",则契合了隋代以佛教立国的社会思潮,有宗教化的意味。《孔传》之真伪及成书年代虽仍不能确定,但通过刘炫疏解此传的《孝经述议》,可以探索《孔传》与隋代政治及学术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法律体系是在特定时空下不同领域中有效的各种类型的静态的法律规范体系与动态的法治体系、与时俱进的制度和卓有成效的法律实践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实效性、历时性等特征,既可横向分为不同的部门法和领域法,也可纵向分为中央法与地方法。清代藩部治理体系包括法源体系、行政和司法治理体系,是当时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结构呈现出一体二级多元化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中央法与地方法、驻扎大臣与地方官员、地方司法与中央司法、自治与共治等多个单元。这种复合型的结构维系着藩部地方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