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流分类算法的概念以及对流分类算法的要求;把目前存在的流分类算法分成三类:多维查找转换为一维查找算法、相关区域查找算法、独立区域查找算法,并对各类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讨论;通过引入并行流分类算法说明了流分类算法的研究重点是减小存储空间和提高更新速度。  相似文献   
72.
刘平  涂永红 《科学咨询》2009,(16):I0001-I0001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有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相似文献   
73.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有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  相似文献   
74.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指出课程体系调整的必要性。结合实践经验,详细阐明了课程体系优化的具体方案,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搜集并分析了师生对该方案的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75.
涂清贵 《社区》2012,(16):20-21
江西省奉新县地处赣西北潦河流域上游,面积1644平方公里,人口30.2万。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县城居住的人口由2000年的4万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0万人,城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县委、县政府从“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的社会发展角度出发,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共驻共建为纽带,以服务居民为核心,以和谐社区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6.
作为一座商业中心,武汉没有产生可以被称之为"汉商"的商业流派;作为近代中国工业发祥地,武汉没有出现声名远播的工业巨子;作为文教大省,武汉也很少学术大家。从城市功能、城市生态、社会文化三方面来看,以上三种文化现象有其深刻原因,其生成原因则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77.
本文对丰子恺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总结了丰氏作品于不同时期体现的不同思想特色,进而归纳出丰氏创作的两大特色;只写旧体诗词而不写新诗,写作时间的两次相对集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丰子恺诗词创作的选择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的时代背景也不时左右着丰氏的写作取向.  相似文献   
78.
79.
龙虎山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保护与开发能促进当地旅游产业与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龙虎山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特点,明确龙虎山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为"先保护,后开发,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分析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与旅游经济的传导机制,提出了龙虎山地质遗迹旅游的两大限制性因素,即地质遗迹遭到人为部分破坏和地质遗迹内涵未得到深度挖掘,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莎士比亚叙事诗中的时空艺术很有特色,在时间方面,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的运动是无限循环的;在空间问题上,他认为人类和宇宙之间是可以互相感应的.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莎士比亚在诗歌中对时空关系的处理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的策略.诗歌中的时空之问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表现的关系.这种时空关系的艺术性处理开拓了莎士比亚叙事诗的表现手段,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