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王夫之在继承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人文主义的思想 ,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地位 ,并为人在义与利、理与欲的追求上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及相关理论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他的思想主要涵盖军事、外交、法律、理学、行政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重温他的这些思想 ,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论王夫之的文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夫之,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中,总结和批判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运用他所发展了的气一元论,在"理气"、"道器"、"动静"、"能所"等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把中国传统的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学风上,他复兴了经世致用哲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力行而后知之真"、"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统一观.王夫之的文化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4.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和动态性的复合概念.众所周知,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向西欧以及北大西洋彼岸的北美东部推进;接着在19世纪下半叶向欧洲大陆东部和北美大陆西部拓展;此后,在太平洋上的澳洲及东亚的日本也先后进入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回顾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历程,我们认为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是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的.  相似文献   
35.
魏源在国家内忧外患的情势下,针对财政危机等社会实际问题,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主张。在对内改革方面,改革漕运、治河、盐政等关系国家命脉的大政,开源节流,以增加财政收入;在对外开放方面,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开创了近代倡导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新风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揭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阐明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7.
在半个多世纪里,周恩来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特别是在不断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民主集中制、正确进行党内斗争、倡导优良作风等.周恩来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现代化的涵义、现代化的实质、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等内容进行评述 ,以此推动我国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9.
曾国藩虽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家,但他的著作和社会活动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如"经世"教育,"师夷智"教育,"勤、仁、谦、立"教育,"勤敬、严绳"教育等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0.
在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相继出现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衷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三种文化思潮。尽管这些文化思潮都有偏颇之处,但是它们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学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