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5 毫秒
41.
在辛亥革命百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大陆30位专家学者汇聚广东省中山市,回顾近年来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的状况,就如何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研究各抒己见,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冀图推动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2.
郭居静在小堂传教、交友、生活,成为上海生活中相当引人注目的角色。1609年12月24日,上海天主教徒度过了第一个隆重的圣诞之夜。入夜,徐光启和一班信徒来到小堂,郭居静用中文诵读晨课,做了三台弥撒,每做一台都讲一次与其相应的道理,整个仪式极其庄严,对于信徒来说特别新鲜。郭居静对于上海呢,印象也相当好。《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有一大段描写上海的话,应是来源于郭居静,其大意是:上海是一个不很重要的城市,城的四周有两英里长的城墙,郊区的房屋和城内的一样多,共有四万家。这里的人,特别是城里人,都非常活跃,不大稳定,头脑聪明,出过很多学者…  相似文献   
43.
题记楼前有一园,地不过二三亩,树不过十余株,小则小矣,然亦雅之。树则四时常青,花则八节吐艳,绿茵如砥,乱藜侵阶,雨打玉兰,风摇棕榈,晨有白鸽啄食,暮有荧灯添幽。楼本教会遗产,典雅精致,小巷深深,闹中取静,颇得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真趣,添此雅园,增彩生色。治园者名之曰“逸思”。“逸”有二解,一为安逸,一为逃逸。读书治学,耗力费神,偶尔纵逸,是为调节。门前闹市,诱惑太多,奔逸而去,是为远俗。劳而不逸则疲,逸而不思则惰,思而不静则紊。居静而思,放松而思,远俗而思,望天上云卷云舒,看阶前花开花落,思…  相似文献   
44.
从1860年代起,上海就掀起了学习外语热,主要是学英语,后来扩展到法语、日语。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已有夜校和外语培训班出现。1864年6月30日,洋泾浜复和洋行内设立大英学堂,专教中国十岁以上至十三四岁的幼童学习英语,每月学费为英洋5元。1865年英商在石路上开办了  相似文献   
45.
胡夏米见吴其泰如此无礼,当即回复,表示抗议。他说,该文书未有印,未载一句礼义的话,这不符合中国的习惯。如果英国船主回国以后,将那文书交给英国官府,英国官府一定不能忍受如此凌辱,因为事情犯触本国的体面:  相似文献   
46.
清末民初人理解的华盛顿,就与民主相关联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三个华盛顿,即一、不做皇帝只做总统的华盛顿,姑称之为"尧舜华盛顿";二、作为美国民主制度产物的华盛顿,姑称之为"制度华盛顿";三、体现民主思想的华盛顿,姑称之为"思想华盛顿"。  相似文献   
47.
维新思潮的涌起不但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受启蒙思想家的鼓动,还受近代以来口岸城市变迁的深刻影响。以上海、天津等租界为核心的口岸城市的兴起,包括其市政建设与管理,西人在这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这些城市在现代化方面的种种表现,包括宽阔整洁的道路,严格有效的管理,体现民治精神的选举制度等,都与中国传统城市或乡镇的脏乱差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了国人的耻感文化,为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近在咫尺、可资仿效的榜样,对维新思潮的酝酿与发展,具有长期、广泛、润物无声的影响。中国目光敏锐的绅商在口岸城市的努力,包括兴办新式企业与学校,倡导对外开放、学习西方,进行改良思想宣传,特别是这些城市在学会设立、报刊发行以及以现代交通、通讯为依托的联系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则使得这些城市在维新运动兴起以前,已经成为中国革新运动的先行区域。  相似文献   
48.
晚清输入西学的主体为传教士及其他来华外国人及相关机构、清政府官办机构、中国民间知识分子及民办机构,这三类机构与人物,由于其立场、出发点有别,重点活动时期不一样,因而输入西学的价值取向有明显不同.官办机构输入西学有强烈的为用而译、急用先译的功利主义倾向,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知识,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其缺陷由传教士及其他来华外国人及相关机构作了弥补,这是传教士在十九世纪末中国上层社会能发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官办机构中的译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西学传播的内容,但比较有限.庚子事变以后,中国民间资本在输入西学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官办机构、传教士机构均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49.
上海在1843年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设立英租界,以后相继设立法租界、美租界。按照《上海土地章程》,三租界开始时均为西人居留地,实行华洋分处原则,华人可以到租界里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入内租地、造房、租房、居住(仆佣除外)。华洋分处的原则,并不是按照事先预定的某一条约或某种模式确定的。《南京条约》对于通商问题只作了原则规定,称英国人在上海等五处港口,可以贸易通商,对于如何居留并无规定。1843年订立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此作了一些解释,称英国人可以在五港口居住,租房建屋,但是,这个附约也没有规定华洋分处的形式。  相似文献   
50.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城市。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是,像上海城市内蕴这么丰富,特点这么鲜明,道路这么奇特,环视宇内,实属少见。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①;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文明的窗口,罪恶的渊薮;红色摇篮,黑色染缸;冒险家的乐园,流浪者的家园;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万国建筑博览会,现代中国的钥匙,东方明珠……。所有这些,或出自阶级分析,或出于道德评判;或就城市地位而言,或就建筑风格立论,说的都是同一个上海。这些说法,或褒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