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687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传播不仅传播商品信息,也传递和塑造文化。广告传播客观上需要传受双方共同文化基础的支持,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人们解释行为的参考标准,也是人们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广告内涵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广告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广告信息在不同文化域之间的运动,其研究范围是文化相异对广告传播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如何正确处理广告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如何进行国际跨文化广告传播应作为研究的重点,力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高我国的对外广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2.
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存在以下趋势:耕地保护目标由区域内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区域间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由以数量保护为主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由耕地征用补偿转向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内在化的耕地补偿进而逐步开展耕地保护区际补偿机制研究。由此从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未来的研究重点:从空间效率均衡的角度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研究;从生产力总量平衡的角度开展耕地区域协调保护研究;从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开展耕地区域保护目标责任研究以及从帕累托优化的角度研究耕地区域保护补偿价值标准,并据此开展耕地布局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3.
萧伯纳在剧本《芭芭拉少校》与《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清晰地表达了他的社会观。他憎恨贫穷,认为贫穷是罪恶之源,而社会是贫穷之根。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英国,金钱是万能的。他痛恨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争,并认为英国在战争中同样也是非正义的。在访问苏联之后,他赞同暴力革命改造社会。他认为英国政府低能且无道德原则,资本家寡廉鲜耻,惟利是图。该文探索了萧伯纳的社会现在以上二部剧本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4.
<正> 市场经济模式,虽不决定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却同一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等紧密联系着。一种模式是否优越,必须看其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是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时候,无不根据自己的国情推出不同的“模式”,例如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东欧和前苏联那些曾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他们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同时也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当我们向市场经济过度,选择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国家的政治社会特点、历史传统以及民族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或称中国式的市场经济,只有植根于本国国情和能应付各种挑战的目标模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鉴于这种认识,我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应包括以下方面主要内容,这就是:市场生产社会化,完善经济协调机制;市场主体多元化,完善产权结构机制;市场三位一体化,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法制化,完善制衡制约机制;市场道德规范化,完善道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5.
"义绝"制度是中国传统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义绝"之"义"是对古代婚姻基础条件的抽象概括,其本质是宗法的、伦理的,是"义"这一传统法基本原则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从立法技术层面来看,"义绝"制度不乏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其所蕴涵之正向价值应当被现代立法所正视.  相似文献   
56.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在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7.
李正爱 《河北学刊》2008,28(2):194-198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8.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为社会交往提供了"生活世界"前提,并提出了"语言有效性三要求"的具体言语策略。国学传承与国学教育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故"商谈伦理学"的这两项内容之于国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性作用:第一,它要求国学教育具备"强实践性"与"广对象性"特征;第二,语言的"正确性""真实性"和"真诚性"原则为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59.
笼统地把文艺视为意识形态,或认为文艺是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意识形态性,都把文艺泛意识形态化。这些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原意,也不符合中外文学史的实际。马克思在《序言》中明确把文艺视为一定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部分属于意识形态文艺。文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非意识形态文艺和带意识形态性文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和自由的精神生产区别的观点,说明应使意识形态文艺和自由生产的文艺并行不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文章利用2016年全国6省12市生育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家庭已婚已育一孩妇女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24.4%的人计划生育二孩并且有明确的时间安排,有5.1%的人计划生育二孩但没有时间安排.生育偏好受个体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跟公婆居住、有兄弟姐妹的女性更可能有二孩偏好,但这些因素并不对生育计划产生影响;现实两大限制因素——经济成本和照料压力影响生育二孩的计划,但并不对生育偏好产生影响;男孩偏好是一种现实促进因素,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女性更可能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计划;生育计划和生育偏好之间的偏离也主要受到现实因素(年龄、家庭收入、照料可获得性、性别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