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世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着、了、过”,是词、词缀、形尾,还是动词的“体”?如果是词,是动态助词,还是时态助词?这些都不属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概以动态助词称说;但引述时则直录原文,不作改动。扬州话有动态助词“过”,读音为ko,轻声。“过”的用法和普通话同,不赘述。关于动态助词“了”和“着”,袁家骅先生在《汉语方言概要》中就一些方言点作了比较,扬州也在其内: 动词的“体”,表示完成的“了”(吃“了”饭)和表示持续 相似文献
12.
王世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1)
方言间的语音对应,有的类、值俱同,这对于学习、掌握另一种方言语音,比如学习、掌握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语音,是较为方便的。如果类同值不同,或者类的对应不是简单的一比一(当然值也有异了),这在学习、掌握时就麻烦了;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追寻出古音的痕迹。进行方言调查,整理方言音韵系统,都应在这一方面多加留意。本文就是从扬州语音和北京语音的对应出发,举出一些在扬州语音中所见到的韵等的残迹。文中举出的都属常见字。比较冷僻的字不出现于当代口语中,这些字的读音按同音的常见字类推或按反切拼读即得。如“玩、貦、翫、妩、怃”同列于《广韵》去声二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与基础化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化学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的关系。介绍了四川大学工科化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事件频发,给高校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文章对2002至2011年的165起高校网络事件进行了回溯研究和系统分析,发现我国高校网络事件整体呈现如下特征:时间上,网络事件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所涉主体上,主要为名校;内容上,主要为管理失当和学术不端;信源上,论坛和报纸平分秋色,博客异军突起;形式上,多媒体信息传播尤其突出;路径上,信息核裂变聚变效应明显;传播效应上,平均被放大16.7万倍。文章通过揭示高校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特征与规律,力图对高校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有效参照。 相似文献
15.
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要求把加强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本文对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期以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文化开始兴起.而徽商恰恰是这一地区人数最多、资本最大、最为活跃的商帮,徽商为长三角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徽商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加速机:徽商的活动催生了一大批市镇的兴起;促进了一批城市的繁荣.第二,徽商是长三角文化繁荣的催化剂:推动了学术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繁荣了艺术事业.第三,徽商是长三角社会变迁的助推器.举凡这一地区社会观念的改变、等级制的被打破、社会风气的变化、商业精神的传承等等,徽商作用甚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世华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0.1 本文论及的“破读”,与破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无关,专指改变字的读音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现象。 0.2 文中所举,只限见于扬州口语的破读。也属扬州口语但已见于字典、词书等书面纪录的(如“膏”,阴平为名词,去声为动词等),不赘述。 0.3 扬州话声调有五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调值依次为21、34、42、55、4。为行文方便,文中只作圈发。 1.1 清褚人获《坚瓠集》甲集卷三记了两个“错写琵琶”的趣闻,现录其一:“有人送枇杷于沈石田,误写‘琵琶’。石田答书曰:‘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乃知司马挥泪于江干,明妃 相似文献
18.
明清徽商对"三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徽商对农民的影响,首先是给家乡农民带来了新观念,改变了对经商的看法;其次,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经商致富之路;第三,徽商重教兴学,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徽商对农村的贡献,一是转移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减轻了农村的土地压力;二是改变了徽州农村的落后面貌,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也加强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存环境;三是加速了一些地区乡村城镇化进程;四是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的文化品位,有助于文明乡风的形成.五是徽商的扶贫济困,不仅维护了农村的稳定,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徽商对农业的贡献最突出的是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徽商的经营活动还刺激了农村副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今天对明清徽商的历史作用,确实要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9.
王世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F0002-F0002,F0003
在我校郁郁葱葱的校园里,有一位资深的学者引人注目。他的着装朴素整洁,颇具儒雅风范;他的身影忙碌不停,时常穿梭在教学楼里;他的身边青年簇拥,总有一群学生围着虚心请教。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