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教育这个概念,本身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指的应当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教育,具体说来,也就是国家对于社会成员的有意识的宽泛的思想训导。一般来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着明确分工的。《管子》书是一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方略论集.既有狭义上的学校教育的思想,也有广义上的社会教育的论述。尤其就广义上的社会教育而言,则更为精辟深刻。对此,近世贤达,当代学者,都有比较精深的研究。本文试图就《管子》书中涉及的有关教育的一些基本的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以求获得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 尚贤者,推尚贤才也,亦即唯才是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大合唱中,这是一个高亢的音符。《管子》一书是后人关于春秋时期齐国治国实践的总结或理论性探讨。本文拟就其中的尚贤思想作以简要论述。一、《管子》谓“贤”之标准既尚贤,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贤。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用贤的目的不同,其“贤”的标准也不同。《管子》出于致国以霸的目的,认为:“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常,义立之谓贤。”(《管子·宙合》。下引《管子》只注篇名)这个“义”,亦即《牧民》篇所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中之“义”,是《管子》治国思想的四项政治纲领之一。关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与范蠡经商思想比较王京龙从整体上看,《管子》的商业经营理论是一套高度中央集权下的商业经营过程中的宏观调控术。就《管子》一书记载的一些成功的事例来看,轻重之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不是市场的客观变化,而是靠权术,人为的制造商品的余缺和价格的...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4月 ,宣兆琦先生的新著《齐文化发展史》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这是目前齐文化研究领域的唯一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历时五年完成。该书的出版 ,标志着齐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是齐文化研究发展道路上的崭新里程碑。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全方位的复杂系统 ,兆琦先生在社会文化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动态系统中 ,对齐文化的各种现象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 ,给予了全新的诠释和评判。兆琦先生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从齐文化发展的历史定位、齐文化发展的地域环境、齐文化自身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15.
世界足球起源于临淄早在2004年就已经被学术界、中国体育文史委员会、亚足联、世界足联取得一致的认可,我们在山东境内目前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和全国一些中等学校、高等院校的体育教科书中都没有见到这一结论。“世界足球起源于临淄“的结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应当尽快写入相关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16.
关于齐鲁之间的陆路交通问题,现代的学者很少论及。文章认为,齐鲁两国山水相连,春秋战国以来交往十分频繁,在齐鲁之间,从临淄经淄川到博山,在崇山峻岭当中,有一条长峪道,这是齐鲁之间最为方便的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17.
王京龙 《兰州学刊》2010,(1):153-155
荀子是站在孔子、孟子等儒学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汇通诸子百家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因而在整体上并没有跳出儒学的思维框架模式。他所提出的通过先天的自然条件和后天的教育改造、外在的气质表象和内在的学问修养有机结合,实现各方面素质修养“结于一”的修养办法、遵从“动静和节”的修养方法,以及对于运动健身理念的深刻揭示、对于乐舞的教化功能的深刻剖析,等等,都是以往的先秦诸子所不可企及的。不仅在中国先秦体育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在中国整个古代体育思想的发展链条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管仲,尊称管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反映其思想的<管子>也是现存的重要先秦齐文化史料典籍.对于管子的研究,历来对其书的研究重于对其人的研究.本文在阐述了对于青溪<管氏宗谱>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宗谱对于管仲及其家族源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京龙 《兰州学刊》2008,(6):199-202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三个重要里程碑:先秦儒学奠基了传统体育观念丰富人文内涵的基本框架;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启了儒学从国家管理角度影响传统体育观念的先河;宋明理学从儒学“人伦化”的角度形成了重文轻武的传统体育观念。儒学对于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了显明的特点:一是儒学崇仁尚礼的伦理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体育观念的道德内涵,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传统体育的本质区别;二是体育活动是人生的一种理想追求,早期儒学对于人生理想的设计是文武双全的,并没有文武轻重之分;三是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改造,导致了重文轻武观念的固化,从而对传统体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