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生成”的,但这“生成”不仅包括人类总体实践中历史的生成与个人审美活动中当下的生成两方面内容,而且前者应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实践存在论美学”虽然也承认这两方面的内容,却不仅没有把两者统一起来,而且在具体论述中往往以后者来排除前者.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由于:(一)反对把“物质生产劳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认为“从西方的思想背景来看,实践从来就不是单纯指物质生产劳动,而且主要不是指生产劳动”,从而把审美活动也看作是一种“实践”,甚至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二)没有分清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观与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中的“此在在世”的区别,不仅试图把两者加以融合,而且力图把马克思的存在论转移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新哲学的根基上”来解释之故.  相似文献   
22.
传统语言学认为,文学所要创造的是形象,而作为塑造文学形象的语言却是一种概念的系统,因此两者之间形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语言观。要使文学语言的研究有新突破、新发展,就必须破除这种语言观,而借鉴自洪堡特以来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语言问题的人文学的理解和解释。这种人文学的语言观给我们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一、“语境”的理论。强调要从多种关系的联系中来理解语言活动中每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交往”的理论。阐述如何通过阅读,使作者与读者之间获得沟通、融合乃至发生变化、更新。三、“个性化涵义”的理论。包括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某些特殊的使用手法,这是文学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23.
探寻文艺学的综合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研究中比较强调“问题意识”。我的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理论本身,来自我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这使我养成了不善于追新逐异、跟风赶潮,而总是以探讨学理、追求学理的完善为目的的兴趣和习惯。所以每当我研究一个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时,总是怀着一种虔敬的心情来钻研前人的优秀成果,主观上总希望尽可能多地掌握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来发现和提取它的难点、疑点、争论的焦点和突破的关节点,力图在继承中求得发展,在综合前人一切合理见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不敢撇开传统侈谈什么“原创性”。二是来自…  相似文献   
24.
本体论是对存在的终极追问,属于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按照这一理解,我认为文艺本体论所研究的就是文艺之所以是文艺的终极依据;或者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去理解文艺的性质.……  相似文献   
25.
王元骧 《云梦学刊》2007,28(1):158-159
金雅的《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专著对梁启超美学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把梁启超前后期的美学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潜心发掘其内在的思想脉络与逻辑联系,对于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许多重要成果作了深入的开掘与阐发,对于学界所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了自己中肯、有创见、有说服力的见解,且文风严谨、见解独到、分析透彻、文字晓畅,达到了相当高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26.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康德的审美理论多有曲解和误解,特别是以他的审美无利害性的思想为依据,否定文艺作品的思想和意义,把美当作是一个纯粹的形式问题来理解。其实,康德提出审美无利害性的真正意图是在思维方式上,为人们在物质世界之外建构一个“静观”的世界,使人在利欲关系中有所超越;在人学目的上,可以沟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把人引向“最高的善”。其用意都是为了使人摆脱物的奴役,保持人格独立和尊严,完成自身道德人格的构建。正确理解和评价康德的审美理论,不论对美学、文艺学的理论建设还是对实现人的自由解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正面临着来自西方各种文艺思潮严峻的挑战,它们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我认为这确实是文艺学所应该研究和回答的重要课题,也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之所在。所以,要回答这些挑战,就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从人的问题研究入手。 人的问题在西方历史上其实从古希腊起就已经开始关注,镌刻在德尔斐神庙墙壁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以及普罗泰戈拉提出的警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实际上就反映了人在当时思想家心目中的地位。但自从亚里斯多德把哲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地规定为世界的“本原”和“基质”之后,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在哲学中也就渐渐地被淡化了,哲学也就成了一门只是关于知识的学问。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从自发而走向自觉;反映在哲学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一跃而成为认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口号,表明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人在认识中的地位的形成和确立。但是,由于受了古希腊以来哲学上的知识论传统的影响,加上笛卡尔本人又是一个数学家,这就使他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不可能得出全面而完整的认识。人是什么?按照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8.
对文艺研究中“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批判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客二分”是随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在当今我国不仅受到哲学界,同时也受到文艺理论界的质疑。本文一方面肯定了这种质疑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也指出这种批评由于没有看到它在现代,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因而难免陷于片面。文章对这一理论在哲学分析、鉴别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与心理学层面统一的观点出发,联系文艺活动实际,作了较为细致、具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29.
文学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也是一种价值学说,历史上各种文学理论之间的分歧和对立,说到底都是由于各派所持文学观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因此,要学习和研究文学理论,就必须确立一种正确的文学观念,应联系文学理论的历史,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对文学性质作纵横交叉的研究,并强化"问题意识”,这对于推进我国当今文学理论研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审美反映活动所获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它本身就是有形式的。但这种形式是对象的自然形态与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所积累而形成、对作家创作来说是一种“预成的”规范形态的有机结合。忽视对象的自然形态就会导致艺术表现的僵化,忽视艺术的规范形态则会使艺术感知永远停留在自然主义的水平而上升不到艺术的境界;惟有把这种“预成的”形式与对象的自然形态有机结合而化为“生成的”,才能使审美意象找到它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得以真切、生动地表现之。同时表明与形式主义不同,真正的艺术形式不是游离于内容而独立的,正是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才使得它具有生命和活力。惟有把审美反映与艺术形式看作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我们对艺术形式的研究才会走上科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