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在分析文化意象和文化错位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文化错位的翻译补偿策略进行探讨。结论表明:对于文化意象的翻译,应以最大限度传递原文文化意象为目的,灵活使用翻译显性补偿弄口隐性补偿策略。显性补偿主要表现为译者的异化翻译倾向;隐性补偿则表现为译者的归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迄今尚无人解读的俄藏黑水城文献西夏文《佛说诸佛经》进行了译释,指出其译自汉文施护译本,夏译本《佛说诸佛经》对于地名和人名的翻译通过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的方式,与施护译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召唤新乡贤,乡村期待新乡贤。新时代,社会大众在对传统乡贤的认知,对国家之于新乡贤要求的理解和研究者对新乡贤理想角色的构建基础上形成了新乡贤的角色期待。新乡贤应在社会大众对新乡贤的一般性角色要求基础上结合个人特色开展角色实践,满足社会大众的期待。为培育符合不同乡村发展需求的新乡贤,地方政府应坚持以激发内生动力为主、外部激励为辅的基本原则,协同乡民、基层政府、乡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同优化新乡贤资源,协同发展在场和不在场新乡贤,促进新乡贤群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合理性哲学的凸显既是对中西方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理性主义的一种历史性批判,也是对理性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功能的批判性反思.合理性问题的凸显标志着哲学研究对象的转移,哲学提问方式从"是什么"到"应如何"的变换,以及哲学研究向度从永恒理性的追求到历史理性的探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继《类林研究》等书之后,进一步指出西夏文本《类林》中的西夏文误译字,并尽可能分析其误因。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邓小平理论之所以在当今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践思维方式.邓小平的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体现在求实性、人本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内在统一.他的这种特有的实践思维方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英译中是否能传达意象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运用关联理论从"意义未定与空白"、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译者素养等方面对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在西方误读的原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哈克贝利和三毛在各自的流浪人生中生成了不同的个性,他们的个性在不同的文化生态下产生不同的特点,但也存在相似之处。这些不同点和相同点对于我们理解两本名著的主人公和小说的意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