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而需要改变理论研究的落后状况,重新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作者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特殊条件下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源在于特殊的中国近代社会三大矛盾。因此,必须以商品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秩序性、层次性及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规律。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分析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直接关系着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前景的认识,并且对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起着定向性的作用.因此,重新认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阶段的几个基本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无产阶级专政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吗?现在,有些人越来越明显地把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包括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内的观点,强加在革命导师身上.他们淡化《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是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复归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新确立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同时,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探索社会主义价值性的进程。首先,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认识上脱离实际的根本否定,又拉开了新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重新探索的序幕;其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把过去被颠倒的社会主义价值秩序重新颠倒过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回归的第一步;再次,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两个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确立,科学地、有序地建构起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内在结构,完成了新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内容的重塑;其四,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更加明确地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塑扎根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范式的演进经历了从极"左"的理论范式到改革的理论范式(或过渡的理论范式),再到当代的理论范式的转变。决定这一转变的是这种理论所置身于其中的全球化环境和实践的转变,以及从事这一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实践的科学判断。面向全球化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范式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江海学刊>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刊物.人到中年,难免会缺乏汲取鲜活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然而,已届五十华诞的<江海学刊>,却有一个栏目不断地激励着像我这样的同龄人始终保持着对学术前沿知识的追求,这就是江苏青年学人栏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奴隶制国家是在漫长的氏族战争中,通过暴力的征服而形成的。它在天然的地域范围内,以氏族的兼并和血缘的吸收来划分居民,并经过一系列阶段而发展成为以中国农业文明和血缘宗法关系为坚固基础的次生国家形态,即一种氏族国家。而宗法制潜埋在中国政治结构的深层,在中国国家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为国家的亚政治结构。它与中央集权制的主体结构共同支撑着古代中国这一独特的亚细亚形态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思考,对于跨世纪中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决定了我们的体制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这种创新的目的,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属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要求我们区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区分什么是资本主义与什么是社会主义,坚持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内在统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制度选择与价值选择的内在统一。邓小平在这一思考过程中所包含和揭示出来的方法论,对于面临21世纪漫长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社会主义事业来说,不仅确立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立足点,还确立了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依据,确立了从具体国情出发去探索社会主义全部内涵及质的规定性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论古代中国的超强制政治统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五 《江汉论坛》2004,4(1):19-23
国家的政治统治,无论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然而中国从奴隶制诞生,至中国封建社会瓦解,其国家政治实践,根本就没有提供出“民主”和“专政”的观念。中国这一特殊的东方政治共同体,其内在的政治统治方式和运行机制,在国家制度的民主建设上,在法制的实践历史上,都与中国超强制政治统治连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 ,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过渡的进程中 ,不断将中国共产党人过去被收缩的世界视野拓宽的结果。面向全球化视野的理论创新 ,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符合当代世界文明潮流的运动 ,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成为在全球化世界整体进程中 ,当代中国面对各种严峻挑战 ,创造性地回答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论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五 《文史哲》2003,(2):55-61
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赖以滋生和成长的文化土壤 ,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主体地位的倒置。它没有在原始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中 ,把人作为主体逐渐地从原始混沌体中解放出来 ,没有把人作为个体从原始的群体中分离出来 ,而是始终将人的主体性淹没在中国文化进化路途的泥淖之中 ,一直使作为个体的人消失在群体的阴影背后。臣服型政治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经深深浸透于国民的灵魂 ,浸透于国民灵魂深层的思维、意识、认知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