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博客(BLOG)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新宠儿,它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化途径,已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博客传播中社会化的个体既是社会化的施化主体又是社会化的受化客体,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构成平等双向的互动过程,博客的网络空间使个人的社会性获得空前的延伸与发展。  相似文献   
22.
解读"失地农民问题"——国内外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术界对此给予了大量关注.本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23.
中国现阶段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离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有一步之遥。精准扶贫政策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在实际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形式主义。精准扶贫中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精准识别不精确、精准干部识别、精准填表、数字扶贫、帮扶对象按供给分配、不切实际数字脱贫、手段置换目的等方面。其背后的原因既有压力型体制下的地方政治治理模式、农村贫困群体参与精准扶贫的程度较低、精细化治理方式与传统性农村社会匹配度较低、监督考核机制的偏差等制度性原因,又有部分扶贫干部能力不足,放松了自身的党性修养等主观上的原因。要去除精准扶贫中的形式主义,还需要从优化政策,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扶贫干部的能力建设和党性修养,构建多元参与的扶贫格局、突出贫困群体的参与权利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的整治路径。  相似文献   
24.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晚年生活质量影响着老人的幸福感,通过对城市老人晚年生活满意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城市老人总体生活情况与生活质量。通过对于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城市老人总体生活满意度较高,对于目前晚年生活状况比较满意。在物质生活方面,多数城市老人享有退休金,目前的退休收入可以满足物质方面基本需求,总体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精神生活方面,城市老人对于精神生活满意程度低于对于物质生活满意程度,部分老人认为社区在物质建设、娱乐活动种类与数目以及社区服务等亟须需改善。调查数据表明,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个人因素、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等。因此,提升城市老人生活质量应通过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与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等途径来实现,具体为改善小区设施建设、增加小区娱乐活动数量与种类、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等,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实施具体有效的措施切实提升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