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7 毫秒
21.
浅析邓小平的政治文明观及其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政治文明,是邓小平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邓小平对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模式的论述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场合强调的着重点不同,但仍可以从中提炼和综合出民主至上、政治主导、制度权威、监督制约等四个变量,进而构成邓小平有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基本内涵和目标模式的四个生长点和支撑点。而政治文明的战略意义则在于: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它是推动中国政治体制转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它是社会主义中国跳出历史周期率支配,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2.
江泽民同志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这些不可分割、有机统一的基本目标和政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能否自觉地,正确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取决于我们对于这一基本纲领能否正确地认识与理解。在这里,有关党的基本纲领的几个理论问题,是需要我们求得共识的。一、…  相似文献   
23.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论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不可或缺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理论上臻于成熟、战略上高瞻远瞩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不断地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重要保证。因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增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能“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24.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党的“七大”上正式确立,是与延安整风运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延安整风运动不仅使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进一步完善,而且使全党对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25.
人生价值问题是世纪之交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邓小平的人生价值理论以人民主体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与现阶段实践、艰苦奋斗与改善生活相统一为基本内容。这是引导我们确立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的旗帜。  相似文献   
26.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演进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重要历史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两党合作,两个政权、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共处,为“一国两制”提供了历史镜鉴和模式先导;以参议会为组织形式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实践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的雏型;共产党与国民党尤其是与各民主党团的合作协商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及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切又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及其良性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