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钱伯斯 (RobertChambers)在《农村发展———将最后的放在第一》(RuralDevelopment -puttingthelastfirst)一书中指出 ,在农村发展中有两种文化 ,一种是学院式的文化 ,另外一种是实践者的文化。前者对发展往往缺少信心 ,多持批评态度 ,而后者对发展持积极的态度 ,很有信心 ,这两者很难统一。他们都自认为在从事发展 ,但由于他们在基本出发点上的不同 ,彼此之间很难沟通和交流 ,并且对对方都有一些偏见 ,有很多时候 ,这二者甚至没有共同的语言可以沟通。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分割正对发展造成…  相似文献   
32.
匠心兵圣 纵横武经─—读《孙子评传》王晓毅黄朴民博士的新著《孙子评传》已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挑灯夜读,不觉回到了狼烟四起的春秋末年,目睹了一代兵圣孙子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为古代军事思想家写评传,是一件看起来容易而实际上相当困难的工作,很难在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3.
高平陵政变后,正始名士的政治骨干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曹爽、何晏等八族被杀,一批投靠正始名士集团的官员被黜退,政治形势急转直下。在政变中,一批老资格的保守派官员被起用,司马氏又祭起名教治国的大旗,形成了“礼教尚峻”的局面。正始时期蓬勃开展的思想解放热潮也随之被扼杀。在这种形势下,竹林七贤应运而生。《世说新语》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  相似文献   
34.
《人物志》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毅 《东岳论丛》2007,28(6):86-91
刘邵是第二代建安名士中的曹丕太子党成员,作为魏明帝的近臣,参与了太和~景初之际压制"浮华分子"(早期正始名士)的活动。《人物志》形成于黄初~青龙之际,是为了配合选举制度改革而作,保留了有关曹魏九品中正制草创时期的宝贵信息。该书的核心思想是构建中和型人才系统,反映了在黄老道家"因循"政治哲学指导下,曹魏前期官方人才思想与选举政策从"赏功能"到"重德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5.
王晓毅 《东岳论丛》2011,32(12):56-62
王戎在魏晋之际文化性格的变异,反映了玄学思潮在这一时期放弃了正始、竹林时期士人探寻社会正义理想转而追求个人自由逍遥的变化。这一时代精神的变化,影响了未来西晋元康贵"无"派玄学的思想底色。王戎对西晋元康玄学的贡献,一是首次将儒、道思想要点概括为"名教"与"自然"两个范畴,并探讨两者异同,点明了魏晋玄学的学术主题;二是扶植了元康名士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两晋之际著名的玄学家族——琅琊王氏崛起的关键人物。该家族在玄风南渡后的特殊地位与影响,使王戎被东晋士族社会追忆为"竹林七贤"之一。  相似文献   
36.
<正> 笔者初读刘邵《人物志·材理》篇时,曾因其名实不符而大惑不解。篇名叫《材理》,即人材的道理,而内容却全是关于清谈论辩的技术性问题。其实这正说明了清谈之风起源于人材理论的研究,并为揭示清谈产生的动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物证。第一,刘邵的清谈理论清谈(?)魏晋思想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在这一形式下,思想家们通过反复论难,探讨事物的规律,因此清谈又与辩名析理的活动息息相关。刘邵在《材理》篇中虽然只是论述人材之理,但是人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具有哲学、政治、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37.
结合十六国时期关中地区少数民族上层汉化特点,分析了前秦氐族哲人苻朗及其著作《苻子》中的玄学思想倾向与特点。对玄学文化的向往,是苻朗降晋的重要原因之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其走上激烈的"越名教任自然"之道,并成为司马氏加强皇权抑制谢氏的政治牺牲品。  相似文献   
38.
<正> 魏晋才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写下了独具特色的一页。以往的研究,由于过多地强调了它的政治意义,而流于附会某些派系斗争,忽视了其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因而使汉晋之际人物批评到才性四本的发展线索模糊不清,也难以准确地对魏晋才性思想作出评价。魏晋之前的才性观点,一般将“才”定义为人的能力,特别指政治方面的才干,对这一概念的认识,魏晋前后的思想界分歧不  相似文献   
39.
两千多年前“哲学的突破”时期伟大圣贤的思想决定了世界几个重要文化圈的形成,而其中诞生在春秋战国的孔孟心性论,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内在超越之路,这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的流行观点。然而,在这条“内在超越”之路上,先秦一段却明显地存在着两个难以逾越...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