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栋梁 《决策探索》2007,(13):60-61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财务主体多元化 集团公司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母公司与被控股的子公司之间以资本关系为基础产生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但他们又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集团公司中的各个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都是利润管理中心与投资管理中心,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机构并独自承担财务上的法律责任,所以集团公司本身意味着多个财务主体并存.  相似文献   
12.
常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按老师教导的做人准则——以诚相待去对待别人,不但没有好的结果,反而还被讥讽、被挖苦,甚至还引出许多的麻烦和苦恼来?人与人之间,到底该如何相处?是至诚相待,还是尔虞我诈,这是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最感困惑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大学生的交友准则作一探讨,以期能对广大同学处理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的历史功绩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评价,本文一反常调,指出:《春江花月夜》的千年沉寂反映着该诗经历了漫长的接受过程。从接受史的角度来看,该诗在它诞生之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未受到认可,对文学史的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相当有限。在评价该诗历史价值时,应当坚持文学价值和文学史价值分别评判的二维原则,才能客观的认识到张若虚的历史地位。此外,文中还对《春江花月夜》长期湮没不闻提出了新的解释:《春江花月夜》很可能长期未被当作是一个文学整体来接受。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人多有寄居佛教寺院的经历,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社会习尚。文人或短期寄宿、以寺院为逆旅,或长期寄居、以寺院为习业之所,这一社会现象十分引人瞩目,已有学者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仍可进一步补充。本文认为:寺院在佛教福田观念影响下衍生出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停客职能,是文人寄居寺院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唐代寺院的停客功能自唐初到唐末不断强化,可容留文人短期寄宿或长期栖居,并出现寺读这一功能上的变型。文人寄居现象也随之由少到多、终至成为普遍习尚。另外,受唐代寺院经济嬗变的影响,这一停客功能的公益性渐趋消泯,文人寄居出现了从免费到税居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