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否定之否定仅仅是对立面变化的规律。对立分为潜在对立与实在对立:前者是一方实在一方潜在的对立;后者是双方共同实际存在的对立。实在对立的否定之否定:每方必经产生新的对方,然后又必由新对方产生出新自身。潜在对立的否定之否定:每方必经向对方变化,然后又必由向对方变化而变向新的自身。否定之否定:对立双方在变化过程中,一方必经同对方斗争,然后又必由同对方的斗争而回复新的自身。互相反对又互相依赖的对立本性,是否定之否定的原因根据。  相似文献   
132.
流坑是中国永远的“千古第一村”,一直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3.
个人主义是一种认为行为目的只能为我、个人价值至高无上从而把自我实现与个人自由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道德总原则的理论。个人主义只是有一种人道主义理论,而并不是一种人道主义理论。因为它以人道主义为前提和基础,并得出了"行为目的只能利己与个人价值至高无上"的与人道主义格格不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4.
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仅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杌,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这就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并逐渐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5.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之一,是构成判断、推理的基础,是思维的细胞。语词泛指词或词组,它是用来表达概念、标志事物的笔画或声音。概念这个思维形式,除与客观事物有关外,还与语言有关。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是离不开语言的,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要借助于语言,  相似文献   
136.
为什么是道德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追求美德 ,是因为美德就其自身来说 ,虽然是对他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 ,因而是一种害和恶 ;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 ,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 ,因而是净余额为利的害 ,是必要的害 ,说到底 ,也就是一种真正的利 :美德乃是一个人利己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把美德作为利己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的人 ,逐渐地 ,便会因美德不断给他莫大利益而日趋爱好美德、欲求美德 ,从而便为了美德而求美德 ,使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  相似文献   
137.
论经济自由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海明 《齐鲁学刊》2007,2(3):130-134
经济活动应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而不应由政府强制指挥,政府的干预应仅限于确立和保障经济规则;而在这些经济规则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由,都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8.
义务论的道德标准,一方面,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严重:它侵犯、否定每个人的一切目的利己的欲望和自由;另一方面,它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最为缓慢,因为它否定目的利己、反对一切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就堵塞了人们增进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反之,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一方面,则对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由侵犯最为轻微:它仅仅侵犯、否定每个人的损人的欲望和自由;另一方面,它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又最为迅速,因为它肯定为己利他、鼓励一切有利社会和他人的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就开放了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最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9.
从春秋战国到鸦片战争,中国两千年来停滞不前和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之原因,乃是生产资料及其经济权力官有制,从而使官吏阶级不仅垄断政治权力,而且垄断生产资料和经济权力,进而垄断集会结社等社会权力和言论出版等文化权力。因为权力垄断是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全权垄断是极端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根源。两千年来,中国全权垄断的官吏阶级对庶民阶级的极端剥削和压迫,一方面,主要表现为无所不包的极权主义政府管制,特别是"重农抑末(工商)"政策,赋予官营工商业垄断地位和种种特权,抑制打压乃至任意掠夺民营工商业,从而导致民营工商业弱小、停滞、萎缩和官营工商业居于主导地位却效率低下,致使中国两千年来停滞不前和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庶民阶级的极端贫困,从而不但导致市场萎缩及小农业与家庭副业等小手工业紧密结合,堵塞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且官逼民反,导致毁灭性战争,呈现从"兴盛回复"到"衰亡战争"再到"新兴盛回复"的王朝兴亡周期律,如此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至多不过使物质文明和经济成就回复到战前水平或略有发展,因而两千年来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便差不多永远停滞于战前水平或略有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