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1 毫秒
41.
立足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际,阐述新时代赋予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内涵以及实现审计全覆盖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合理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重点及范围、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创新审计评价体系及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等六方面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王烨  孟天广 《学术月刊》2024,(2):103-114
进入数字时代,网络问政成为政民互动的新生渠道,为回应性政府建设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政民互动过程中,政府对于公众诉求的回应绩效既涉及部门间差异,也涉及部门间协同。政府内部横向权力结构约束着政府回应能力,构成政府回应绩效差异的制度成因。研究发现,部门分职塑造了政府回应绩效的部门间差异,而跨部门协同显著提升政府回应质量,尤其是权威性更强的议事协同的回应性生产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3.
<正>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深入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原则、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综合考虑各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和人才市场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具有计算机专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知识,还可以创新他们的科学思维,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如以培  相似文献   
44.
<新青年>上海时期蕴涵着诸多社会文化现象.<青年杂志>刊物的命名蕴涵着中国现代性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历史关系,它的更名象征着近代民族国家主义潮流向现代个人主义潮流的蜕变,它的社会生产方式再现了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社会力量.这些构成<新青年>上海时期的历史特征,反映了中国现代性文化所遭遇的诸多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45.
蒋光慈革命小说的阅读显现着批评话语的暧昧,其原因是二十世纪语境内始终存在的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间的文化冲突。蒋光慈革命小说本文中现代革命符码与革命者的欲望———结构关系,隐喻着现代革命的叙事逻辑。现代革命通过叙述者的置换使其在政治与性本文内的叙事真实化,但本文内许多话语的裂痕暴露了现代革命叙事的意识形态焦虑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46.
全球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12年春季发布了《“会面”2020中国消费者》的市场研究报告。本文根据该报告.总结了中国新主流消费者群体的主要特征.并阐述了企业面对中国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该如何适应此种变化。本文旨在让企业管理人员注意中国市场主流消费群体发生的内在变化,新主流消费者群体正在成长之中,这一群体的蓬勃发展势必影响未来10年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企业应采取相应的行动来适应这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7.
“我们不想煽动悲情,我也反对‘血汗公益’这种耸人听闻的说法。但是,‘血汗’这个词都已经说出来,如果我们再不改变现状,那么‘血汗’真的就离我们不远了!我们只有行动起来!因此,我在这里向各位公益伙伴们倡议,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我们一起停工一天!”  相似文献   
48.
SOHO是英文SmallOfficeHomeOffice的缩写 ,意即“小型办公室和家庭办公室” ,又称作为“居家办公”。美国《商业周刊》曾预测在21世纪中 ,“居家办公”将是一种趋势。在今天的中国 ,SOHO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 ,它已经成为一部分“知本家”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9.
丁玲早期小说的深层意蕴王烨一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的意义(所指)必内含在感性(能指)中,并指出审美对象的意义既是统一的又是多重组合的,具有丰富性与模糊性特征。本文感到,丁玲早期小说因偏重于心理、情绪冲动描述,忽略故事情节的因果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50.
"后朦胧"以来的诗歌口语化探索,其发展不是日趋走向成熟与优美,反而是江河日下,状况令人堪忧。从诗歌语言的本性角度,可以清楚地探察出"后朦胧"以来特别是"70年后"诗群和网络诗群的所谓"口语化诗歌"语言的弊端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