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论高适《燕歌行》为模仿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高适《燕歌行》的本事有多种说法,其实该诗是在模仿前人边塞乐府诗的基础上写成的。该诗的篇章体制因袭了前人拟辞的程式,诗中时空背景的设置、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描写、对“城南”少妇的描写等均源自前人的边塞乐府诗。  相似文献   
12.
王立增 《南都学坛》2003,23(3):58-61
元和二年至元和六年 ,韩愈、孟郊、皇甫氵是、李贺、刘叉、卢仝和贾岛等会聚洛阳 ,互相唱和 ,写出了一批险怪诗作。孟郊在诗歌创作上求重、求拙 ,具有深刻的表现性 ;韩愈则以气势取胜 ,富于浪漫色彩 ;李贺、卢仝和刘叉在这一时期受韩愈和孟郊的影响 ,追求险怪诗风 ,因而韩孟诗派最终形成于洛阳期间。贾岛的加入意味着韩孟诗派衰落。  相似文献   
13.
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唱是唐诗向外扩散的重要途径.唐代的乐工歌妓与文人之间默契合作,为诗歌的广泛传唱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传唱唐诗的乐工歌妓大都是职业化歌手,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辞乐相配的过程中,乐工歌妓还要进行"二度创作".乐工歌妓的传唱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彰显出唐诗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唐诗创作的繁荣,使唐诗在题材上趋于大众关怀,在风格上走向通俗化.  相似文献   
14.
传唱是唐诗向外扩散的重要途径。唐代的乐工歌妓与文人之间默契合作,为诗歌的广泛传唱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传唱唐诗的乐工歌妓大都是职业化歌手,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辞乐相配的过程中,乐工歌妓还要进行“二度创作”。乐工歌妓的传唱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彰显出唐诗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唐诗创作的繁荣,使唐诗在题材上趋币大众关怀,在风格上走向通伶化。  相似文献   
15.
王立增 《中州学刊》2022,(10):150-157
人们对明代乐府诗评价不高,多斥之为“模拟剽窃”。其实明代从立国之初就大力提倡古乐,在此种背景下,文人试图通过拟写乐府诗恢复汉魏古乐,以形式上的相似形成对古乐的想象,同时将目光转向民间俗曲,但最终从古歌谣中获得滋养。明人在创作乐府诗的过程中,努力寻求古题乐府诗的“本义”,继承元白新乐府、咏史乐府诗传统,加强讽喻,采用附加题目、加入诗序、固守形式、追求多元风格等方式彰显个性化。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明代乐府诗已完全脱离歌辞系统,文学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6.
王立增 《广西社会科学》2006,(3):120-121,124
王昌龄的《出塞》是在提炼概括和因袭套用前人边塞乐府诗的基础上写成的。诗人通过巧妙地组织和整合,使原有语汇和意象得到升华,表现出前人诗歌未曾出现过的安边理想。  相似文献   
17.
今年 4月 1 6日经教育部批准 ,西北民族学院成功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5月 2 8日 ,在全国人民奋勇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 ,西北民族大学的挂牌仪式如期举行。值此欢庆之际 ,本刊特约请部分专家撰文 ,或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或畅谈自己的深切感受 ,或为西北民族大学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大历时期的乐府诗虽然缺乏突出的成就,但却在唐代乐府诗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旧题乐府诗走向衰落,不仅创作的数量减少,而且进一步与徒诗合流,具体体现为写实化、工巧化、律化和歌行化;而新题乐府诗剧增,题材上主要有咏物、送别和讽谕三大类,其中讽谕成为主流。大历时期的乐府诗还明显地表现出对前代乐府诗的继承和模仿,并且对后来张、王、元、白的新题乐府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韩孟诗派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比较系统、全面的观点看,韩孟诗派的形成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呈现为特定的过程。在韩孟诗派的形成过程中,孟郊是诗派的开创者,其诗歌创作具有范式意义;韩念在文坛上领袖地位的确立,吸引了一批艺术趣味相投的诗人,对诗派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孟郊“求奇”的艺术追求,经韩愈推扩,影响到卢全、刘叉、李贺等人,遂成为韩孟诗派共同的诗歌审美指向;洛阳唱和,韩孟诗派最终形成;元和六年韩愈回长安后,诗派解散,贾岛改弦更辙,意味着晚唐诗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