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奈保尔是一位通过大量作品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当代英语作家。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分析奈保尔的半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分析他作为一位“流放”的知识分子在这部小说中和现实中的文化心理,同时通过与赛义德等其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家观点的比较,阐述奈保尔的文化世界观,即西方的先进文化不一定总是表现为殖民性,积极的“流放”以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有利于第三世界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要阐明了黑格尔之达到古典哲学最高峰的“必然性诸环节”思想,在此基础上,认为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必然性诸环节思想的唯心主义和非历史性,吸取了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精华,在唯物史观具体的实践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历史演进是一个对具体的历史必然性的扬弃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应该澄清的两个问题为正确地进行两种生产理论讨论,有必要澄清两个认识问题。第一个问题,应如何评价近年这场关于两种生产理论讨论的性质。有的同志认为,这是一场坚持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这种认识,妨碍着这场讨论的正常进行,有予以澄清的必要。笔者认为,这一认识不符合这场讨论的实际情况。首先,从引起这场讨论的历史背景看。众所周知,1978年在我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党的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作用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在我们面前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即:物质资料生产的决定作用是否有一个形成过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物质资料生产的决定作用是否有局限性?很明显,这是一个关系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讨论清楚。本文准  相似文献   
15.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恩格斯说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俞吾金<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也是谈论这一问题的.他的文章的观点是建立在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同质性和异质性等概念的不断偷换概念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建立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混乱理饵的基础上的;他的观点的实质是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归类为康德式的不可知论哲学,而这是没有文本根据的;因而他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启示",马克思与恩格斯存在"差异"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近年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讨论和对自然历史过程超越是否可能的讨论的结果为基础,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了经济必然性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把经济必然性的扬弃内在地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何以可能的问题的解决,就是经济必然性的扬弃何以可能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作了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旗手,他在继承传统诗学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代语言清新自然、内容淳朴的诗歌风格,他的诗学理论不仅使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对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华兹华斯的诗学与亚历山大·蒲柏和柯勒里奇的诗歌创作原则的对比分析,试图阐明华兹华斯的诗学中具有革命性的诗歌语言观.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发生投资、消费双膨胀以后,尤其是1992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投资扩张带动经济增长过热的局势,使政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稳定经济运行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同时,我国经济理论界也把视角的焦点移向了对宏观经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港澳产业的转移使珠江三角洲迅速成为环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珠江三角洲发展到今天,其优势不在城市化,也不在产业构成的完整性,而在于制度创新所激发的活力和较规范的市场规则.制度创新活力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自己之歌》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叶集》的精华篇《我自己之歌》表述了华尔特.惠特曼的诗歌理念和诗人毕生创作的基本主题。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力求解答“我自己是什么?”这一富含哲思的问题。在对此问题阐述的过程中,诗人表露了自己对“灵魂与肉体”、“上帝与自我”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超验主义思想。本文从哲性诗学的几个侧面论证惠特曼与爱默生,黑格尔,尤其是与康德等哲学家在思想上的联系,并通过解析《我自己之歌》中对“自我、上帝、灵与肉”等认识客体所做的真诚表述,阐述诗人思想深处超验主义的泛神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