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83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385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姓氏是人类在实践和认知中分类的分类系统,是一种分类的文化载体。姓氏体现着人类的社会属性。生产生活需要分类,交流思想需要分类,互通感情也需要分类,因此,姓氏具有丰富的社会底蕴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命名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活动,也不是纯客观的活动,而是"地天通"的活动,要同时涉及形物、心智和交流这三个要素,要涉及语言材料、语义系统和命名过程这三个方面。姓名是一种记忆形式,是一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13.
将婆婆送走     
正10月,雅晴生下女儿,养育一个婴儿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忙乱冲淡了她和先生华强初为人母、人父的喜悦,原本他们说好自己带孩子,但是,在女儿夜夜哭闹,隔三差五发烧、便秘、吐奶等小状况之后,华强终于扛不住了,说:"还是把我妈叫过来吧。"雅晴想了想,虽然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再怎么说婆婆养育孩子比我们有经验"的念头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4.
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记载着原蒙古人来到和离开此地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社会构成、故事情节和生动画面。学者们常常传诵和引用它的感性表述,但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却研究甚少。然而,额儿古涅昆传说的真正意义可能就在挖掘、传承和弘扬它的精神。本文通过对传说的真实性及其精神实质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部分地澄清它的真实性的同时,抽象概括了蒙古人原有的根本精神,即"乞颜精神"和"捏古思精神"。这原始精神作为民族灵魂以永不枯竭的智慧和力量引领和推动着蒙古人的勇敢与开拓创新、和谐与适应发展,使得蒙古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15.
杜尔伯特旗扎萨克承袭中因有弟袭兄爵、叔袭侄爵情况,十八任扎萨克世系辈分为十世;另有第三任扎萨克沙津的辈分,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第一卷编辑出版中笔误、末代扎萨克年未及岁而执政空位等问题。本文就这几个问题作以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各高校共同肩负着为内蒙古地区各行各业培养蒙汉双语人才的重任.进入新世纪之后,在高校受到社会市场化与高校扩大招生影响之时,内蒙古各高校没有适时地进行研究和改革蒙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现行蒙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蒙汉双语人才培养质量明显下滑.针对于此,本文从高校自身的角度,对蒙汉双语人才培养的高校内部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校风、学风是一种宝贵的无形力量,对于高等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指出现阶段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13世纪是蒙古人强盛的时代,追究其理性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蒙古人普遍具备和弘扬了全族拥有的英雄精神、爱家爱族的全民意识、世代传承的民族品格和汗王将帅的自由开拓等精神.这些精神优化和促进了民族个体的能力、情感和创造性;而成吉思汗的世界精神和不容置疑的法治精神,前所未有地增强了民族整体的凝聚力和生机活力,使得全社会高度走向有序和不断开拓创新.这些精神因素有机融合而构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结构,它引领和促进了13世纪蒙古人的壮大和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