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94篇
劳动科学   49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835篇
理论方法论   140篇
综合类   1572篇
社会学   224篇
统计学   9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7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近年来 ,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得以迅猛发展 ,尤其以其在外语教学中的特别强大优势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当中。多媒体可以虚拟现实 (Vir tualReality) ,通过虚构或模拟的一个三维立体环境 ,再戴上一个特殊的头罩显示器和一只银色数据手套 ,就可以让人通过视觉 ,听觉 ,触觉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变换影像 ,来完成诸如打开房门 ,取下酒杯 ,购买物品等行为 ,真正能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为非母语的语言教学创设情景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多媒体可以使学习环境个别化 ,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 ,学生完…  相似文献   
42.
论毛泽东与两个“彻底决裂”──兼析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辜堪生,李娅玲众所周知.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但为什么毛泽东却说他是1920年夏天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呢?根据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回忆,毛泽东是在读了《...  相似文献   
43.
当我们真心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好多事情都会变得特别不凑巧。本来你的脸庞很光洁,可是明天就要和他约会,却忽然长出了好多痘痘。他看不到你光洁的脸,真是不凑巧;本来你一直用那瓶最喜欢的香水,可是就在遇见他的当天,你忘记喷香水。他闻不到你好闻的气息,真是不凑巧;本来你只穿平跟鞋,可是他突然来看你时,你却穿着支离破碎的高跟鞋,并且正在修鞋。他只好等你把鞋修好,真是太不凑巧了;  相似文献   
44.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近代中国接受的是苏式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哲学。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哲学经毛泽东等人的阐释逐渐“中国化”并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它是一种实践性与通俗化更为显明,既有教条与政治化倾向,也有实事求是之精神,并注入了民粹主义(或民本主义)、儒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带有苏式与中式双重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46.
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几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观念、情绪和行为,而且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  相似文献   
47.
日本《理想》杂志1985年第7期刊出了"海德格尔特辑",其中刊载了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木田元、大阪大学教授大峰显、京都大学教授竹市明弘三人对"海德格尔之后的海德格尔"问题进行的座谈纪要,他们对海德格尔哲学提出了各自的评价和解释,并介绍了海德格尔之后备派存在主义者与其他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概念和理论模式,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某些争论以及当前西方哲学界的某些发展动向,这里就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8.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同志为本刊题辞犯汽研轰稚 瓜井、屯 、、仁维、.!的魂代。公执﹄、无.、,一.展学娜文流眼”走孕对研 馥含清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赵志浩同志题辞一九如。冰寸育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梁步庭同志题辞 ·态争容甲阅甲代户仪诱︶山东省政协副主席陆愁曾同志题辞时礴卑牢特炙鬓撰锹敬味札文够矛扩妙序步"久妇,尸‘琢娘河拟绍、夕泞、丝冲灌钱劝夕力咫者洛又伏左叮穿支邓攀髓秃崔侍考呀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外交部顾问宫达非先生题辞汐系妙了几迁洲刁,屹尹广尸少声势涪了刁彩灿乒尹毯…  相似文献   
49.
自从臭氧发生器投放市场后,蚕农不断来信咨询。在桑蚕喂养过程中,用臭氧发生器对蚕室、蚕体、桑叶进行杀菌、消毒防止蚕病发生时,不少人由于使用不当,效果不好,甚至发生人员中毒现象。因此,蚕农使用臭氧发生器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正确认识臭氧的作用。臭氧发生器是利用高压电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并很快扩散到空气中去,进入蚕室每一个角落。臭氧易溶于水,臭氧水具  相似文献   
50.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逼近 人类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这一时代有两个主要特点:全球化和知识化。 知识经济是世界进入一个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的新时代的一种崭新的经济。顾名思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新技术和服务的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科学、技术、生产三个环节日趋一体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自20世纪40年代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国家规模的时代,现代科技体系逐步形成,知识的作用,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建立了坚实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