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54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73篇
丛书文集   368篇
理论方法论   116篇
综合类   1053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6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住在郑州爱馨阳光城老年服务中心的陈老,一生坎坷,却经历荣耀:13岁扛枪从军,几经辗转,还曾是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警卫员。  相似文献   
92.
目前,我区经济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认真解决。对于个人住房贷救风险问题应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近年来,作为宏观调控措施,国家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鼓  相似文献   
93.
94.
契丹社会货币经济确立于辽朝初年太祖和太宗朝统治之际。此间、由于帝国的建立、疆域的扩大、劳动人口的增多、一系列先进生产技术和进步的生活方式的传入,加之辽朝与南方“五代十国”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使契丹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市场网络趋于形成。在这样一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契丹社会的货币经济获得了确立。  相似文献   
95.
白驹过隙,物换星移。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在经过最近这次血与火的洗礼之后,迎来了四十周年大庆。我想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回顾一下我们过去的哲学状况,思考一下未来的哲学前景,也许是对建国四十周年的最好的庆祝。在四十年中,我们的哲学和人民共和国一样,是在风里雨里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  相似文献   
96.
田中阳 《云梦学刊》2007,28(6):21-25
五四时期报刊的民族主义话语,既体现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质的一种飞跃。又体现了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现代形态。当时通过报刊话语表述,形成三种主要的思想文化思潮,即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坚守传统文化立场的文化保守主义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三种思想文化恩潮虽然各执一端,但出发点都是为民族探寻自强之路,都体现一种十分执著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97.
人物:黄励 重温革命典故:牺牲最早的女组织部长 在雨花台成千上万的烈士中.有一位优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牺牲最早的省委组织部长。她说过,“我只要活着,就要奋斗到最后一秒”.她也是这样做的。她将法庭、监狱都作为战场.竟然将宪兵司令部的看守转化过来。参加革命工作.让宪兵司令气急败坏。她就是江苏省委组织部长黄励烈士。  相似文献   
98.
(一)品种来源:西北农学院育成。(二)特征特性:基部分枝多,蔓长1—1.4米,叶色深绿,叶片心脏形,叶脉浅红色,叶柄较长。苗期长势较慢,基部间节短粗,团棵后生长迅速,分枝多而快,秧蔓呈半直立状生长,抗病抗灾性  相似文献   
99.
后现代主义戏剧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戏剧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残酷戏剧”理论和“质朴戏剧”理论为其先导,其理论带有解构性、不确定性和反权威性。它鼓吹“非语言、非剧本”,视演员个人表演为艺术核心,主张以物质语言为戏剧的强力表现手段,强调表演要在冈观众的交流中实现。文章通过对具有仪表性剧作家和作品的介绍分析,将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征归纳为:发初期呈现的精神分裂症;同其它艺术品种的融汇和混合;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通过即兴、偶发、随机的表演,将生活在接搬上舞台;变革戏剧表演空间,打破戏剧演出场地界限;加强戏剧的行动性、参与性和政治性;取消剧本、摒弃语言,强调肢体语言动作;以及从题材内容到结构表现出的混杂与拼贴等等。作者认为,针对过去我们对后现代主义戏剧所知不多,时有误解,当前首要的是先从翻译、介绍与研究做起,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戏剧及其思潮有所辨识、有所选择、有所扬弃与吸收。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意义及作用、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区县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有关问题发表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