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08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0篇 |
劳动科学 | 11篇 |
民族学 | 35篇 |
人才学 | 38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302篇 |
理论方法论 | 85篇 |
综合类 | 682篇 |
社会学 | 186篇 |
统计学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教育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对于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战略意义.然而,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认识,而教育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动性也尚未有效发挥.基于此,本文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通过建立相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全面揭示和实证检验了教育对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与重要贡献,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发展教育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3.
评论是一篇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报纸当中占据的地位不可小觑,《申报》作为近代史上的一份有影响力的大报,通过论说的方式记录评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许多大事件,尤其是在甲午战争期间,《申报》的论说中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出了晚清清军的形象,从清军这一微视角出发也能解读出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部分原因,能够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4.
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国际上争议了半个多世纪。苏联著名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主编《简明哲学辞典》时,断定这是“二元论”。近几年,又传来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的海外奇谈。在我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理论更被视为思想界的“雷池”。但是,意志不许问津的领域,实践却早已涉足其间。“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不能不引起众多有识之士去认真思考“两种生产”理 相似文献
65.
在分析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印度的语言优势及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会和行业实际需求拉动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将大学英语教育与主修专业紧密结合,实行行业性英语教育;针对中国IT产业的迅速发展、软件外包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及国内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提出一套面向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租设计构想,以求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整体进程中做出一些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66.
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运用管理之道,用人和聚人等问题,认为人是企业的主宰,所以,只要实行科学管理,紧紧抓住管理核心,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就没有办不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67.
68.
对我国采取有限合伙创业投资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采用有限合伙制是因为其有限合伙机构不需缴纳所得税,创业资本主要来源于享有免税资格的机构投资者,有大批合格的创业投资家,且社会鼓励冒险、创新。我国目前不能盲目效仿美国采用有限合伙制发展创业投资,而应根据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国情,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制创业投资机构。 相似文献
69.
申晓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9,46(3)
国民党"一党专制"时期,党外势力和社会力量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基本处于无权过问的状况,因而在民主政体下由体制外力量对执政当局外交应起的监督作用,在国民党"党治"下,往往转由体制内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集团"通过施压来实现。通过对"九一八"到战前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制订和变换的考察,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压力因素不管来自何方,是建策还是抗争,甚至兵谏,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最高当局的政策制订。在国民党"集权"政体缺乏有效制衡的政治生态下,这一出自体制内,与这一体制有着某种共生性的"压力集团",无形中起到了西方议会制中在野党对执政党的制衡作用,尽管这种作用发挥是没有制度保障的,有的还是畸形的。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