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畅征 《领导科学》2003,(2):54-55
在2002年9月22日德国联邦议院第十五届选举之前,联盟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候选人施托伊贝尔在民意测验中一直领先于社会民主党候选人、在任总理施罗德。因此,有人预言,保守派将重返政坛,左翼将寿终正寝。23日凌晨,选举大战尘埃落定。左翼的社民党和保守派的联盟党都获得了38.5%的支持率,因为社民党的执政伙伴绿党的得票率(8.6%)高于联盟党的传统执政伙伴自由民主党的得票率(7.4%),所以“红绿”联盟以微弱优势获胜,施罗德终于反败为胜,得以继续执政。施罗德为什么能获得连任?其中自有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20日,美国第44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宣誓就职.那时,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他很需要中国与其携手共同应对危机.奥巴马上台11天后,致电胡锦涛:“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这预示着,中美关系开局良好. 同年4月,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上,胡锦涛与奥巴马首次进行会晤,他们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11月15日至18日,奥巴马应胡锦涛邀请,对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13.
拉美"红色浪潮"中的查韦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畅征 《领导科学》2006,(16):44-45
近年来,拉美左翼政党相继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掌握了政权,如委内瑞拉、巴西、玻利维亚、智利等。巴西劳工党领导人卢拉在2002年当选总统,被认为是拉美政治“向左转”的主要标志之一。这种现象和原苏联地区发生的“颜色革命”相比对,也可以称之为拉美的“颜色革命”。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放弃社会主义,后者是要选择社会主义,即“21世纪社会主义”。墨西哥《标志》周刊称它是拉美“红色浪潮”。引领这一浪潮的杰出代表是:古巴的卡斯特罗、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和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而查韦斯则是其中的中坚力量。查韦斯原是个伞兵,有个性、有…  相似文献   
14.
三、美国在冷战中推行的强势外交 中国有句古语:得陇望蜀.美国的所作所为则是得13州望美洲,得美洲望西欧,得西欧望全球.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的愿望更加强烈.二战前其奉为圭臬的孤立主义似乎已销声匿迹,世界主义(全球扩张主义)却有甚嚣尘上之势.  相似文献   
15.
畅征 《领导科学》2008,(2):47-48
墙与山不同,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们为了"安全"所筑起的屏障,过去是用泥土、砖、石,现在是用钢筋水泥.其目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阻挡外来者,一种是阻挡出走者.柏林墙就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1989年12月,美国总统老布什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会晤中宣布"冷战结束",至今已快20年了。由于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不顾国际奥委会关于奥运期间停战的协定,公然在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即2008年8月8日挑起了"格鲁吉亚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俄美矛盾,于是就出现了"新冷战"论。  相似文献   
17.
畅征 《领导科学》2012,(5):61-64
2011年是个重要年份,它是苏联解体的20周年,同时也是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20周年,也有人把2011年称为"灾难之年"、"愤怒之年"和"大动荡之年"。对美国而言,也可以说是其霸道受堵之年。20年前,美国利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天赐良机,调动28国联军,在海湾打了一场颇具影响力的"胜仗",投入少,收益多。老布什总统曾  相似文献   
18.
北约作为美国统领的以对抗苏联东欧集团为宗旨的一个区域性军事集团,随着华约组织解散、苏联解体,它已失重成为一个冷战遗物。为保存这个遗物,使之能够旧瓶装新酒,其维护者就不能不挖空心思,为之正名,为之制造新理论、炮制新概念,使之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2011年是北约成立62周年,是华约解散20周年。其间,北约的战略概念有何变化,值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畅征 《领导科学》2006,(6):54-55
亨廷顿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政治学家,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其“文明冲突论”发表后,更是名扬天下。他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形势下提出这种论断的?其效应又如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一、“文明冲突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美国政府的影响“文明冲突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亨廷顿从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局势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论断。所谓新变化和新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突然失去了对手,失去了主要敌人。二是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中东出现了反…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时,一定会想到两个国家:一个是实行"三光政策",想要灭亡中国的日本法西斯;一个是秘密派来优秀飞行员驾机协助中国打鬼子的苏联。但是,当我们关注现实时又发现,和我们一起抗日的美国,对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和邀请与其联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竟然是那样的不同。对前者是认敌为友,解除了它的武装,又重新把它武装起来;对后者是认友为敌,已搞垮了苏联,至今还对其继承国俄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