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1.
彭登云 《科学咨询》2009,(20):65-65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软件维护中,使用单机克隆和网络克隆技术可以实现对计算机软件系统方便、快捷、高效的维护.  相似文献   
12.
重写文学理论教材似乎成了当今文论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悖谬的是,当文学理论研究自身尚未获得成功的范式转型(其实是危机重重)的时候,重写文学理论教材,这在事实上如何可能?由此便决定了目前以各种重写的名义出版的教材,大都只有尝试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出真正理想的教材呢?如何才能通过文学理论教材的写作,为学生提供一种真知呢?通过对目前各种写作模式的缺点的反思与分析,文章认为,在中西古今之争、文学理论的理论性质究竟为何、其核心问题又是什么等问题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前,要建立一种超越现代性视野的文学理论知识的新的视野,基本不可能。为此,文章提出了反思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并简要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既是当代中国的现实之亟需,又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演进的必然要求。如何恰当地把握这一必然要求,以有效地应对当代中国的现实之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界一个不容回避的任务和使命。为了避免抽象的泛泛而论,文章将这一问题纳入到现代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演进的内在脉络之中,从学术史和思想史演进的"本体属性"的高度,详细分析了由学术范式的转型和思想视野的解体给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所带来的一系列困境,努力清除了阻碍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种种观念的淤积,为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话语体系创新开掘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路径和参照视野。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用于当面指称交际中的听话人,还可以表达出更多词句以外的意义。本文从言语行为、情感表达、话题发展和交际情境四个方面来考察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反讽言语行为,可以发现,该作品的主旨即为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小说人物所实施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分为五类,均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还证明了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与“普通语言”中的反讽言语行为一样,均可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阐释,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西潮东渐以来,中国学术思想遭遇了急剧的范式变迁与转型。学术范式的转型,从表层看,即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转型;从深层看,则意味着世界观念的转变、历史观念的变迁、文化整合机制的变革和表意范式的新变。通常来讲,这两个层面交互发生,共同演变。然而,由于普遍缺乏对后一个层面的问题的敏感,使得当代学界对现代中国学术的反思,就大都停留在极为浅表的层面。如是,试图通过对现代中国学术史的反省,以找到现代中国学术持续变革的正确之道,并重建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话语体系,就必将沦为泡影。为此,有必要通过究竟什么是“现代中国学术”这一基本问题的反思,重新彰显学术史变迁的表层和深层问题的复杂关联,以促进当代中国学界对现代中国学术史的重估自觉。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尊道贵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登云 《学术论坛》2007,30(12):22-25
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尤其是对《老子》的思想核心问题的探讨,近些年来学者们论辩激烈、见解各异.文章力图从文本的思想结构,深入解剖"道"与"德"的关系,进而从老子的人生实践及其所形成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人生观等不同角度,分析老子作为一个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真正创作意图,以此揭示《老子》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永济市,年届七旬的李茂南老人路拾大额存折后寻找失主的故事,着实令人赞叹。那是3月24日午后,天下着雨,永济市实验小学正举行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李茂南受聘担任评委。下午两点多钟,他前去听课,在过马路时,突然发现路上有一个储蓄存折,已被雨点打湿,紧紧贴着地面。对着眼前的情景,他犹豫了:是失主真的把存折丢了,还是有人下的圈套(他听说过这样的事儿)?拾了它,会不会引来意外的麻烦?踌躇片刻,他终于捡了起来。他想,丢了存折,失主会多么着急,既然看到了,我就应该捡起来,尽快寻找它的主人,身正不怕影子斜,万一由于我捡这个存折惹来了麻烦,我…  相似文献   
19.
星志  登云 《百姓生活》2013,(11):64-66
结束在台北的两天行程,我们于4月29日乘旅游大巴车一路南行,来到位于台湾正中部的南投县,因为这里有独具特色的中台禅寺,更有举世闻名的日月潭。  相似文献   
20.
有关当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930-)思想的研究,国内学界目前大多还停留在"文本内容"转述的层面.本文则从作者所提出的"文本还原"与"问题反思"、"交互发生"的思想史解读立场出发,通过对德里达的"文学"观念的解读与批判,在思想史的层面上对究竟"何谓文学"这一问题做了一个"重构"性的实践.文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文学由其发生性要素与结构性要素所构成的奇特"建制";对于这一建制的"奇特性",第二部分从思想史的立场重新作了初步的分析;这一分析与第三部分的解读构成了一个"互文"性的参照,从而使得文章在第四部分揭示出,文学这一"唤醒自我与他者共同在世的隐秘关联"的触媒之"触媒性",以及其对当代人类精神困境的支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