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结果。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广东的今天。当年广东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离不开全国的大环境,同时,广东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也为全国的思想解放作出贡献。广东在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同时,联系实际开展省、地、县三级党委整风,大力平反冤假错案,广东的思想解放搞得扎实,效果好,为广东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亲自到毗邻香港的宝安调研,看到我们与香港的差距,看到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对解放全省干部、群众思想,实事求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宝安能够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当年思想解放抓得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于湖词汲取庄子美学精神,其内涵表现为:对庄子"逍遥游"之旨的追求;于湖词风的旷放傲岸充溢着对主体价值的崇高体认;具有顺应自然、养生怡情的生命意识.庄子的艺术精神造就了张孝祥于湖词独特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3.
盛莉 《兰州学刊》2005,(3):84-85,31
董仲舒的养生思想强调人的生命同自然社会的和谐性、同一性,主要表现为重"养义"和重"养气",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与社会与天形成生命一体化,个体生命担负着捍卫礼义文教的使命,融入家国天下的命运中.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北辰之譬是在先秦人的北极崇拜和崇信天命的心理大环境下提出的。北极崇拜心理使孔子将受命于天的国君同执掌中天的北极星神联系在一起,其“政”、“德”亦一定程度地富有原始天命观的意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产生同孔子的天命意识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部《太平广记》的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今存韩国。据韩国学者所整理的《太平广记详节》篇目卷次考辨现存《太平广记》篇目三则:一、今存《太平广记》中《周广》篇名应为《广周》;二、“嘲诮”类《李寰》《韦蟾》《李台瑕》《陈癞子》疑属“嗤鄙”类。三、今存卷二七0“妇人一”下当有“烈女”类名。  相似文献   
6.
笔者主要介绍社会创新的目标、障碍和实现路径,把社会创新的目标界定为满足未满足的社会需求、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和促进技术创新。同时,识别出实现社会创新的障碍包括公民社会独立性不够、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社会创新的推动力量不足、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缺失。实现社会创新的四条路径包括保障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和主体作用、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增强社会创新的推动力量、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都以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招生模式、培养过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对两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三结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中体现出的民族认同的归属心理、人际和谐心理的需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希望、传统节日文化发生变化与现代生活的融汇等,都展示着能被人们感受到的伦理意蕴.对此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宋初文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太平广记》“异僧”类僧传系统传达出宋初佛教与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相整合的知识内涵。在引用文献方面,表现出对《高僧传》作为佛教僧传经典的解读。同样是奉《高僧传》为僧传经典,《太平广记》在尊崇早期佛教流传人物这点上弱于《太平御览》,但在选录《高僧传》人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佛学识见。在僧传人物方面,崇尚以神异传教的佛图澄,推崇道宣及其融入中国本土述异观念的感通思想。编纂官的引书收录表现出对文人笔记的一定倾向,“异僧”类收录的隋唐人物除道宣外均来自文人笔记。同时,在承接《高僧传》“神异”类和道宣感通思想的基础上引入更多中国本土述异传统,反映了佛教知识信仰下倾民间的趋向。道宣事迹未被《太平御览》“僧”类和“异僧”收录,道宣律学基础中的四分律也不载《太平御览》“戒律”类。李昉、扈蒙等人对道宣的认识似乎主要缘于其佛教感通事迹而不是律学成就。  相似文献   
10.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太平广记》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今存韩国。谈本《太平广记》三种印本的说法源于汪绍楹先生中华书局版《太平广记》的《点校说明》。本文据《太平广记详节》考辨谈本《太平广记》的三种印本。在参照前人结论和新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后印本"为第一次印本;"初印本"为第二次印本;"最后印本"为第三次印本。并进而提出,第一次印本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篇目为谈恺自补;第二次印本补足了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阙佚的宋本篇目;第三次印本补足了阙佚的卷二六一至二六四的宋本卷次,却保留了第一次印本谈恺自补卷次篇目。第一次印本主要据史书补阙人物事迹,第二次印本不仅更好地体现了卷二六五"轻薄"这一类目主题,还忠实地反映了《太平广记》编者从笔记小说、地方志和类书中采撷篇目,注重故事情节奇趣性的倾向,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太平广记》编者对笔记小说与正史文集有着初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