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争取自由,实现自由的历史.人类在实践中获取自由,也就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主体自身中获取自由.而人类从事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就是生产劳动;任何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都表现为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  相似文献   
62.
鲁迅指出:足以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的《聊斋志异》,“风行逾百年,摹仿赞颂者众。”在其列述的取法《聊斋》的一长串书目中,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即属其中之一。(见《中国小说史略》第22篇) 《萤窗异草》是一部出自满族作家之手的佳作。其笔墨的神韵、造象奇妙的情节,读来意趣盎然,引人入胜。这正如山阴悟痴生在《<萤窗异草三>编序》里所说:“使披阅者,必卒读其书,尽帙而后快,是非穷目力于数日之间,亦几几爱不忍释矣。”  相似文献   
63.
田泰斗     
田泰斗,字一山,原号鲁山,湖北长乐县(今五峰县)人。据其作品所记年代推算,大约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卒于同治三年(1864年)前后。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拔贡,朝考不第,居乡授徒,终生未仕。 明代诗人田九龄、田宗文是田泰斗的远祖。祖父田浩如尝主长乐县五峰书院讲席,后补  相似文献   
64.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面对日益增长的亲近异性的朦胧意识不知所措,他们渴望有人倾诉,有人指导。本文分析了爱情及爱情教育的含义,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和原则,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65.
本文论述了教学实践中词汇教学方法:1、揭示词汇的音、形、义特征进行形象教学:2、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3、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被人尊为“婉约正宗”的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强调诗词分畛,词当属诗之外的“别是一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文雅、协律、典重、故实、铺叙,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她不仅是一位高妙的理论家和鉴赏家,更是一位词作大家,她以自身的创作实践有力地佐证了她的词论。  相似文献   
67.
为了更加合理的安排适合本年龄阶段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提高他们的快速力量.本文选用快速力量与绝对力量的不同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对将来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训练的全面性,合理性提出更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我们党经过81年的光辉历程,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截至2002年6月,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635万名,占全国总人口的5.4%,平均20个人中间就有一名党员。在6635万名党员中,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  相似文献   
69.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云:“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溪午,旧注未涉,时人新解都释“午”为“中午”、“正午”或“午时”。我却以为,“午”是形容词,溪午,意即溪水漫盛、湍急。我国古代夏历用干支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爿羊)。”《史记索隐》引孙炎云:“敦,盛也;(爿羊),壮也。言万物盛壮也。”夏历又以地支纪月,正月为寅,顺次至五月为午。徐锴《说文系传》“午”字条云:“五月草木并盛,衔华载实者众。”《晋书·乐志上》:“五月之辰谓之午。午者,长也,大也,言物皆长大也。”  相似文献   
70.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不仅贯穿于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及历史唯物论等方面,它更是直接来源于人类认识史上自由问题探讨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以哲学发展史为考察的基本线索,指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在自由观问题上的根本缺陷,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的条件及其基本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