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主持人: 尊敬的秦老师、韩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到我们真善美书家来!这几天,我们特别荣幸地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韩德强研究员到我们云南进行巡回演讲.我们的目标是"促进省内外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促进各个学科、各个学派的对话交流,我们有一个基本理念或追求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32.
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晖 《浙江学刊》2005,(4):9-11
中国思想史上久有关于儒家民本观念与近代民主观念之关系的争论.主流的观点似乎是强调两者之异.的确,指出两者之异并不困难,但是这些差异并非鸿沟难逾.  相似文献   
33.
孙立平  秦晖 《领导文萃》2012,(10):112-115
需警惕"转型陷阱"孙立平:现在我们确实面临着种种可能性,对现在面对的最基本的背景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有人说现在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人说可能会陷入改革的困境,甚至有人说改革在倒退。我个人不太同意这两种说法。当然两个问题可能会存在,我觉得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求不要往前走了。不但停了下来,而且把我们过去称之  相似文献   
34.
中国转轨之路的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89年以后,中国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89年的事件,不仅对民间社会,而且对执政党都是一次“意识形态祛魅”进程,甚至可以说它对执政党的自我祛魅作用大于对除异见人士以外的一般民众。随着“革命党意识”由于自身受到(或自认为受到)革命的威胁而被解构,执政党的利益自觉空前凸显。正如1905年革命后帝制俄国传统原教旨保守派哥列梅金只得势了很短时间,很快就被“警察改革派”斯托雷平所取代一样,从1992年“南巡讲话”起,中国出现了政治铁腕统治与经济自由开放并行的“中国版斯托雷平改…  相似文献   
35.
上篇 倒转"红轮":索尔仁尼琴与"俄国历史的断裂" 不只是"伟大作家"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于2008年8月4日去世了. 在20世纪以来的俄国作家,可能还包括20世纪以来的整个俄国知识界,索尔仁尼琴都可以列入影响最大的人物之列.他以作家成名,其<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房><第一圈>等作品无疑是苏联赫鲁晓夫时代"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当年他也因此成为苏联作家协会成员.他后来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而非  相似文献   
36.
不只是“伟大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于2008年8月4日去世了。在20世纪以来的俄国作家,可能还包括20世纪以来的整个俄国知识界,索尔仁尼琴都可以列入影响最大的人物之列。他以作家成名,其《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房》《第一圈》等作品无疑是苏联赫鲁晓夫时代“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当年他也因此成为苏联作家协会成员。他后来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37.
“唐汉”:秦教授:请问你对现在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何看法?我的意思是说,从大学校园出来的莘莘学子很难一下子对企业适应。您认为,校园文化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同时,企业文化又该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秦晖:我们现在一般在“一民族不同于他民族的特点”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所谓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你讲的“文化”与本次讨论大多数人讲的含义不同。你上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如今我们教育制度的质疑,所谓学校毕业出来无法适应企业,应该就是这种问题。关于教育,我在《问题与主义》一书中有一篇文章《教…  相似文献   
38.
关于中国传统乡村中的租佃制度及其中的主—佃关系,以往存在两种截然相反但都是影响很大的说法:一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租佃对立,极力强调地主在这种关系中的优势;一种是“中国文化本位”的乡村和谐,把乡村描绘成温情脉脉的大家庭。整体看来,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中恐怕都经不起深究。如果说传统农村中佃农的处境未必像过去一些著述说的那么绝望,那么自耕农的境况则未必像另一些著述说的那么值得向往。传统农村并不是一团和气的桃花源,但是危机的根源何在,是专制制度还是民间的租佃关系,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39.
关于传统租佃制若干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过去认识传统乡村社会的模式,影响最大为“租佃关系决定论”与“乡村和谐论”。前者强调租佃关系的作用,后者则把传统乡村看成一个非常和谐的、温情脉脉的大家庭。但这两种理论皆属一种理论虚构,难以考之史实。事实上,传统中国土地并不那么集中,租佃制并不那么发达。小农自由交易导致严重分化的说法不成立。历史上朝代际和朝代内土地趋向于集中的“规律”并不存在。当时的社会不公与社会危机另有原因,与租佃制关系不大。把地权问题说成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首要问题、把地权不均说成是传统中国社会弊病、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的主因,从而把平均地权说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都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40.
秦晖 《文史哲》2011,(5):198-210
赵俪生先生是一位信仰执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体系中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赵先生平生之学涉猎极广,在所谓"五朵金花"的讨论中,赵先生对其中三朵"金花"都有很大贡献:对农民战争史他有公认的筚路蓝缕之功;在土地制度史方面,他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第三朵即"古史分期"和社会性质讨论,他是持"魏晋封建论"的重要学者。晚年他又转向思想文化史研究。而赵先生对晚辈和学生的治学倾向持十分开明的态度,这一点对后学的影响,也将垂于久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