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91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且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生活源泉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形态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32.
当日历翻到2009年9月,黄山市地税局刚好迎来15岁生日。15年的风风雨雨,让地税更加茁壮;15年的阳光雨露,使地税长成了参天大树。到2009年,全市地税系统已发展成为拥有53个基层分局(局),在编干部职工563人,征管范围涉及全市11个地方税种和11项基金(费)征管的团体。大专以上学历达100%。  相似文献   
33.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本文通过对赫哲语言消亡的动态考察,分析其消亡的原因,并提出对人口较少民族语言文字的特殊保护机制,以期能为它们的语言文字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4.
解构主义文论通过颠覆语言的单义性、确定性,来消解传统美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所确定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从而认定审美和艺术是没有确定的所谓"本质",它们的语言符号形式--文本也是不可能有确定的意义的,因此形成了意义异延论.解构美学的这种观点,彻底摧毁了旧形而上学传统美学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开放了审美和艺术的存在、构成和意义,从而形成了动态、开放的立体构架.但是,由于解构美学是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谈论语言、修辞本身,所以它必然割裂了实践中事物及其意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从而走向了绝对不确定性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在建构中国当代文论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解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动态和开放地建构文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握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法,综合中国传统文论,建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实践的文本意义论.  相似文献   
35.
人们普遍认为,美和审美是变化发展的.特别是18世纪启蒙主义哲学和美学,从维科、赫尔德、温克尔曼等人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及方法来研究美和审美以来,关于美和审美也像一切事物一样会有一个产生、发展、完结的过程的观点也越来越流行,到了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这种观点就明确地形成为"艺术终结论".  相似文献   
36.
通过反思征候式阅读通过学科的问题结构去解读课程文本中的问题结构的特征,可以发现征候式阅读能够加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把征候式阅读应用于学生的课程文本解读,可以促使在阅读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7.
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作了科学的规定,绝不是什么乌托邦,倒是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后实践美学的精神个体的超越性才是乌托邦。实践不仅是社会本体论的本体,而且是审美、美、艺术的本体。当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创造的自由程度时,自然的人化和人的人化使得人类超越实用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而生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显现在对象之上就是美,显现在人的身上就是美感,艺术则是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离开了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揭示审美的根本,从离开实践的主体间性来解释审美就只能远离真理。  相似文献   
38.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组织运行有2种模式,一是"组织农民工";二是"农民工组织"。当前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即"组织农民工"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有效"的外部性整合,但也存在诸多弊端。以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访谈及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为例,剖析通过组织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总结了"工友之家"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中5个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组织找回农民工的归属感,增强群体内部凝聚力;通过组织提供参与平台,提高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积极性;通过组织整合农民工群体内部资源,扩大农民工群体的对外影响力;通过组织联系文化部门、企业、社区及农民工;通过组织填补农民工公共文化供给的错位和缺失。认为"农民工组织"模式是一种内生动力型长效机制,提出了"组织农民工"模式向"农民工组织"模式转型的必然性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9.
吴铭能 《四川统计》2009,(12):54-54
《老子》说,人生的得失、祸福,往往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审视,才会明白今日的荣辱得失,未必是绝对的。这一“祸兮福之所倚”的哲学,放之日常生活体会,更是深刻。去年汶川大地震和今年莫拉克南台湾大水灾,两岸人民的种种表现,则更真实地印证了《老子》中的哲理——“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相似文献   
40.
有一位志愿者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不是伟人,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平凡人,就是在用平凡的双手编织着这伟大的爱。石城的“慈善大姐”用她那颗真诚的心感动着身边的人;50岁党龄的王扬才用他那热忱的心温暖那些“迷路人”;同样,还有许许多多坚持着自己专业价值理念的社工正用那颗火热的心点亮他人心中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