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05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321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38年   2篇
  1935年   3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从四个角度分析了农业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一是环保运动、国际组织和协定关于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为农业环境会计的研究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理论依据;二是农业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是农业环境会计研究的外在要求;三是传统农业会计的缺陷是农业环境会计研究的内在要求;四是提高农业企业的环境意识,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72.
民俗描写是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个方面,一个阵容强大的作家群合力写出了新时期小说史上最为色彩斑烂、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页。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小说创作,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新课题。什么是文艺民俗学?文艺民俗学是文艺学与民俗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不仅适用于民间口语文学的研究,而且适用于作家书面文学的研究。人是生活在变异着的民俗之中的。民俗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民俗生活是人的生活的组成部分。作家们在构思  相似文献   
73.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将现代管理学中有关反馈控制系统的理念运用到高校就业工作中,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反馈控制环路进行解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4.
金学清 《东岳论丛》2002,23(1):108-110
卜辞有(隹冉)字,又作(隹隹冉).从音形分析,<集韵>之"那"作(多冉)",<说文>之"那"作"那";"朝那",<后汉书·郡国志>作"朝那";<国语·楚语上>"富都那竖"之"那"字,<周礼·天官·序官·内竖>孙诒让正义引<楚语>作"(冉阝)";<左传·庄公十八年>"迁权于那处",杜顸注:"那又作(再阝)"等,由此可见(隹冉)字下所从之"冉"与"那"字左形的关系.<说文>及段注释"冉"为"柔弱下垂之貌",<楚语>高诱注"那,美也",可证"冉""那"意义上的联系.段注:"凡惊词曰那,即(鬼堇)字",<诗经·桑扈>之"受福不那",<说文·人部>作"傩",<陈风·隰有苌楚>之"猗傩其枝",意即"婀娜其枝",可见"那"与"傩"的联系.(隹冉)字上所从"隹"可能指示傩事所带凶恶面具.(隹冉)字在意义上与文献中的"難"字相当.结合上古礼制分析,(隹冉)事即是一祭祀活动,后来的傩祀是早期(隹冉)祭的延续.  相似文献   
75.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思想。但是,许多人对此还缺乏真正清醒和深刻的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与标准在一些人心目中还不够明确和清楚,在行动上集中表现为“一手硬、一手软”,这种状况严重困绕、阻碍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物质文明建设中奔小康的目标,而且要明确认识与小康水平相对称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内涵及其标准。彻底弄清这一点,是当前落实和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技术创新观念淡薄,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企业创新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源泉。因此,要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7.
现代认识论的研究既向微观深入,又向宏观括展,呈现出双向发展的态势。与认识的微观思维机制一样,认识的宏观社会——文化机制也是现代认识论的新的生长点,而认识氛围则是认识的宏观社会——文化机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认识氛围的功能,即认识氛围对认识的作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和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求索真理。 一、认识氛围功能的整体探寻 认识氛围是认识主体周围的社会气氛,是认识主体所处的认知社会形态。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必然发生双重关系:一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二是认识主体与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动机是观念地或实践地掌  相似文献   
78.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导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在经济上可行和社会上可以接受的基本准则。城市土地利用应当转变目前粗放经营的模式 ,通过发展土地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型社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9.
略论新时期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指向及其实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新时期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指向及其实现形式●韩家清根据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是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否定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而且要否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在私有制社会里,社会道德原则的确立必...  相似文献   
8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大国的经济起飞必定要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原因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建议与对策 :着眼于农业内部 ,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 ;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间转移和向国外输出 ;不同地区需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制定适宜的城镇化政策 ,使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